格栅和调节池设计

格栅和调节池设计

ID:6486718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5

格栅和调节池设计_第1页
格栅和调节池设计_第2页
格栅和调节池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格栅和调节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1格栅由于废水中的固体以悬浮状为主,个体较小,设计流程只选择细格栅,人工捞渣方式,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担。5.1.1设计参数设定:a.栅条宽度为S=0.01m;b.格条间隙宽度b=10mm;c.栅前渠道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8m/s,取0.6m/s;d.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取0.8m/s;e.栅前水深h=0.2m;f.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人工清除格栅倾角小时,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1]。5.1.2设计计算:a.流量为Q=1000m3/d=0.012m3/s;取废水变化系数为K=3,则最大设计流量QMax=K·Q=3×0.012=0.036m3

2、/s;格栅间隙数目n===28(个)格栅总宽度B=S·(n-1)+b·n=0.01×(28-1)+0.010×28=0.55(m)取B=0.6m,则B=S·(n-1)+b·nn=30b.取进水渠道宽度B1=0.3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20°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0.27(m)c.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0.14(m)d.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取格栅断面为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设计水头损失为h0,格栅阻力增大系数为k,根据经验定k=3,则格栅前后水位落差h1为[20]:h1=h0·k===0.16(m)则栅室总高度为H1=h+h1+h2=0.2+0.16+0.

3、3=0.66(m)f.栅槽总长L=l1+l2+0.5+1.0+=0.27+0.14+0.5+1.0+=2.2(m)g.出水管计算取水流流速为0.5m/s,则管径应为D==0.175(m),取管径为200mm,则流速为0.54m/s。5.2调节池5.2.1设计参数设定取停留时间t为8小时,最低水位为0.3m[21]。5.2.2设计计算:a.进水管设计取水流流速为0.5m/s,则管径应为D==0.175(m),取管径为200mm,则流速为0..38m/s,设计标高为-1.40;b.容积计量V=Q×t=1000÷24×8=333.4(m)取长宽为10m×10m,则有效水深为h==3.34(m)

4、;c.总高度计算h最高水位=h调节+h最低水位=3.34+0.3=3.64(m)总池深为3.64m;d.调节池水泵选型选用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生产QW型潜水排污泵,型号为50QW25-10-1.5泵三台,两用一备,出口口径50mm,流量25m3/h,扬程10m,转速2840r/min,轴功率1.85KW,电机动机功率1.5KW,效率67.5%,泵重量60k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