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

ID:6493860

大小:1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15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_第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周旺中学:肖练武改编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1—6题每题2分,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忍俊不禁(jìn) 憩息(qì) 引吭(háng) 络绎不绝(yì)B、恫吓(hè) 怒不可遏(è) 怡然自得(yí)   二千石(shí)C、以遗权贵(yí)鲜有人知(xiǎn) 案牍(dú)蛰伏(zhé)   D、贻误战机(yí)铃听(líng)高瞻远瞩(zhú)无计于事(jì)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2、2分A、招摇过市   手出一指  小巧玲珑   因地制宜B 、我行我素   家喻户晓  乐不可支   津津有味C、别具匠心   水泄不通  爱不湿手   如醉如痴D、 豁然开朗   言归于好  相提并论  刻勤克俭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融融泄泄(快乐的样子)窥伺(暗中观察)引经据典(引用)B不胜其烦(能够承受)束手无策(捆绑)驯服(服从)C家喻户晓(比喻)贻误战机(耽误)先发制人(制服)D相提并论(一起) 栖息(停留) 鞭长莫及(达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

3、否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5.读完下列文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内容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使人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人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A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一片冬日的阳光  c . bīn   d

4、.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B 、a一片冬日的阳光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C 、a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一片8冬日的阳光  c bīn   d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D 、a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 一片冬日的阳光   c  pín    d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6.下列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四句描写了“

5、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C、第三句点题,以半夜说明世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7、根据提示填空。(共8分)(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两军对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赋

6、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句,是全词的中心句。 二.语文综合运用( 6分)8、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泰国是8月12日,法国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多数国家都是把

7、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当作母亲节。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1)、你觉得该不该设立我国自己的母亲节,如果设立定在什么时间好,为什么?(3分 )                                            (2)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洗一洗脚,请你写出你给母亲洗脚前最想说的话。(3分)三、阅读理解(44分)(一)文言文阅读 (12分)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8、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可爱者甚蕃( 多  )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   不蔓不枝 ( 牵牵连连) 香远益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