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

ID:6494170

大小:2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5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_第1页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_第2页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_第3页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_第4页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微课教材”的应用分析摘要:微课是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其数量日益呈现多样化,如何提高微课的利用效益,挖掘其应用途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区域教育资源的建设原则与目前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目标矩阵分析法,提出建立一个课程主题下的“微课教材”,并对此应用途径进行探讨。关键词:微课;目标矩阵法;区域教育资源建设一、概述“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

2、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微课俨然已经成为区域教学信息资源发展的一个新趋势[1]。自2011年起,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开始了国内微课程实施层面上的尝试,数量和类型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然而面对日益丰富的微课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发挥出其应有效果,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二、微课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微课作为区域教育资源的一个新

3、趋势,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积累的阶段,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微课资源,在数量上相当可观,但是随着新的微课的不断开发与拓展,如何整合和利用已开发的微课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新的微课资源和老的微课资源大多相对孤立分散、互不相连,呈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孤岛”状态。无论是区域教育部门还是学校教师个人,都缺乏对已有微课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利用,换句话说,不能在一个主题下对已有微课进行“统整”利用。[2]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学生被当做最终的服务对象,才能达到微课开发和制作的目的。但目前微课依

4、旧处于建设阶段,推广力度不够。微课主要应用于不同教师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观摩和学习,使用随意,缺乏理论和方法指导;由于微课的应用主要以教师为主,使用仅仅局限于教师之间,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不是很大,利用效率不够理想,因此,学生群体对微课的应用有待于提高。当微课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挖掘时,微课的应用范围必然也可以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因此,提高微课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三、微课资源的建设原则目前国内微课资源的数量日益丰富,据统计,2010年当佛山教育局启动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时,仅佛山市

5、就收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仅1个月就有15万人次的访问量。由此可见,微课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接受,初步应用于教学中,已经成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新趋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决定资源应用的效益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寡、容量大小、类型的多样,而在于能否实现最大效度的实用性,即能否满足用户的“适需使用、适时使用、适量使用”的需求。“实用、适用、易用”是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三大原则[1]。当微课资源的建设应用满足这三个基本原则时,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率。

6、四、微课资源建设思考在微课建设时首先要参照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符合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微课利用率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同时,要了解目前微课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了解症结所在,解决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推广。1.“微课教材”的理念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辅助教材,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微课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的物化工具,具有教师与学生之间日常联系最为紧密的特色。微课教材辅助

7、常规的教学,不但可以满足教学需要,成为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媒介,而且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在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上选用相关微课素材,根据实际需要再开发出新的微课,从而提高已有微课的利用率。可见,将微课和学生日常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用效益的提高成为可能。2.“微课教材”的开发成员设计“微课教材”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教学需要,而利用或开发微课可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扩大微课的使用范围和效率。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受众,学生学习的需要应该是“微课教材”开发的主要切入点;再之,微课是教学精华和高潮的凝结,学科教师的教学思想、

8、智慧和技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微课质量的高低;同时,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不仅可以在微课的内容呈现、艺术效果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学科教师的经验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微课教材”,处于重要的技术地位。因此“微课教材”的开发者应由学生、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共同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微课教材”的开发者,学生成员是关键。因为教材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材的根本使用者和根本“用户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