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矿压内容

补充矿压内容

ID:65460077

大小:38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2-01-09

补充矿压内容_第1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2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3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4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5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6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7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8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9页
补充矿压内容_第10页
资源描述:

《补充矿压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顾明Tel:13839168351gmhpu@hpu.edu.cn《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补充内容10/26/2021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矿压名词概念、矿压显现规律、顶板分类(分级)等内容,掌握支架选型计算方法。本章重点:顶板来压规律、顶板分类(分级)、支架选型本章难点:支承压力分布、支架选型计算学习知识点:工作面围岩,矿压名词,直接顶、老顶来压规律,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分带,顶板分类、分级,单体支架、液压支架选型计算。10/26/20212第一

2、节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一、工作面围岩老顶、直接顶、伪顶、煤层、伪底、直接底、老底(动画演示)二、矿压名词原岩应力——岩体采动前,由于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等作用形成原岩应力,原岩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应力重新分布——岩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后,破坏了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发生转移而进行应力重新分布。10/26/20213矿山压力——由于采掘活动而在巷道和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内或支撑物上形成的力,叫矿山压力(简称矿压、地压、岩压)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力学现象,叫矿山压力显现(矿压显现)。如顶板下

3、沉、底板鼓起、煤壁片帮、支架变形、岩层移动、煤的压出等。支承压力——岩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后,应力重新分布,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两侧煤岩体上形成的集中压力,称为支承压力。10/26/20214矿山压力控制——为安全、合理采出煤炭而采用的人为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的工作,叫矿山压力控制(矿压控制)。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主要是控制顶板的变形和破坏,在实践中采煤工作面矿压控制俗称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主要内容是支护采场、处理采空区。10/26/20215三、直接顶初次垮落规律1、垮落过程(动画演示)2、垮落步距l0=8

4、~20m3、矿压显现特点:直接顶与老顶离层、支架载荷增加较小、产生向煤壁方向的水平推力。10/26/20216四、老顶初次来压规律1、来压过程(动画演示)2、来压步距L0=20~403、矿压显现特点:顶板急剧下沉、破碎,支架载荷剧烈增加,应力峰值点K值达到最大(3~5倍),煤壁片帮多、深,老顶有折断声,空顶面积大时垮落时伴有暴风、地震等。10/26/20217五、老顶周期来压规律1、来压过程(动画演示)2、来压步距L=(1/4~1/2)L03、矿压显现特点:与老顶初次来压类似,但强度较低。10/26/20218

5、六、支承压力分布特点与范围原岩应力区、前应力升高区(前支承压力区)、应力降低区(减压区、免压带)、后应力升高区(后支承压力区)、稳压区(常压区、原岩应力区)应力峰值点(KγH,前方K=3~5,后方K′=1~1.3)应力降低区包括:煤壁压酥带、采场及部分采空区免压带。10/26/2021910/26/202110七、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分带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图12-5及动画演示)10/26/202111一、直接顶分类强度指标D=σc·C1·C2式中σc——直接顶岩石单向抗压强度,MpaC1——

6、节理裂隙系数C2——直接顶分层厚度系数10/26/202112二、老顶分级老顶分级指标Km=Σh/m式中Σh——直接顶厚度,mm——煤层采高,m老顶分级ⅠⅡⅢⅣ老顶来压显现不明显明显强烈极强烈指标Km﹥3~50.3﹤Km≤3~5,L=25~500.3﹤Km≤3~5,L﹥50或Km≤0.3,L=25~50Km≤0.3,L﹥5010/26/202113第三节单体支架一、单体支柱1、木支柱2、摩擦式金属支柱急增阻式HZJA微增阻式HZWA3、单体液压支柱(恒阻式)内注式NDZ外注式DZ10/26/202114二、顶梁

7、1、工字钢梁2、铰接顶梁3、Π型钢梁三、支架支护方式1、带帽点柱2、工字钢棚支护:一梁二柱10/26/2021153、悬臂式支架: 一梁一柱,铰接顶梁正悬臂架设、倒悬臂架设(1)齐梁直线柱布置(2)错梁直线柱布置正悬臂、倒悬臂交替架设(3)错梁交叉柱布置正悬臂架设,梁、柱交错10/26/2021164、Π型钢梁对棚支护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对棚支护,交替迈步前移,交错布置5、特种支架抬棚、丛柱、排柱、斜撑、木垛、切顶墩柱10/26/202117四、单体支架选型计算1、支架规格支柱支柱最大高度HD=MD-b支柱最小

8、高度HX=MX–SL–b-a式中MD——工作面最大采高,mm MX——工作面最小采高,mm b——顶梁高度,mm a——支柱卸载高度,mm SL——顶板下沉量,SL=ηML η——下沉系数,一般0.025~0.05,可取0.04M——工作面平均采高,m L——控顶距,m顶梁常用顶梁长度0.8、1、1.2m10/26/2021182、支护强度估算法按上覆岩层压力Pt=KMγ按最大顶板下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