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ID:6546833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7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_第1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_第2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_第3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_第4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期朱杰华等: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7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朱杰华,杨志辉,张凤国,杜洪忠,刘大群(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1)摘要: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表现型群体遗传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世界各国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病菌对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同时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如mtDNA指纹、RFLP、RAPD、AFLP和SSR在研究晚疫病菌基

2、因型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工作的重点。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基因型;分子标记ReviewoftheGeneticStructureofPotatoLateBlightPathogen[Phytophthorainfestans(deBary)]PopulationZHUJie-hua,YANGZhi-hui,ZHANGFeng-guo,DUHong-zhong,LIUDa-qun(CollegeofPlantPro

3、tection,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iologicalControlCenterofPlantDiseaseandPlantPestsofHebeiProvince,Baoding071001)Abstract:PhenotypiccharacteristicsofPhytophthorainfestanspopulation,suchasmatingtype,physiologicalraceandmetalaxyl-sensitivitywerere

4、viewed.ThedistributionofA2matingtype,physiologicalracestructureandthefrequencyofresistantisolatetometalaxylindifferentcountriesweredescribed.ResearchresultsaboutthegenotypeandgeneticdiversityofP.infestanswiththemolecularmarkersincludingmtDNAfingerpri

5、nt,RFLP,RAPD,AFLPandSSRwerediscussed.TheresearchfocusofpotatolateblightpathogeninChinawassuggested.Keywords:Potatolateblight[Phytophthorainfestans(deBary)];Matingtype;Physiologicalrace;Metalaxyl-sensitivity;Genotype;Molecularmarker9期朱杰华等: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

6、构研究进展70引言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1]统计,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近4.67×106ha,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自1845年[2]首次在爱尔兰大流行以后,在世界各马铃薯主产区均有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疫病在世界各马铃薯主产区的频频发生及其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据2004年全球晚疫病协作网(GILB)统计,仅在发展中国家因晚疫病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32.5亿美元,并且杀菌剂的花

7、费亦高达7.5亿美元,这不仅直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给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纵观植物病害发生的历史事实,如1950年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和1970年玉米小斑病在美国的发生与流行均与病菌的生理小种发生变化或病菌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当进入80年代晚疫病再度流行以后,人们首先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病原菌的群体结构方面。1晚疫病菌群体表现型结构的研究1.1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

8、ansdeBary)引起。晚疫病菌群体的表现型结构主要指病9期朱杰华等: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7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以及对甲霜灵类药剂的敏感性。自从1845年晚疫病在爱尔兰爆发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墨西哥是晚疫病菌的发源地,只有墨西哥同时存在A1和A2两种交配型[3],除墨西哥以外的其它地区晚疫病菌均靠无性繁殖来完成生活史,因此各地的病菌群体组成单一。1956年,Niederhauser[4]首次报道在墨西哥中部发现了晚疫病菌的大量卵孢子,意味着在墨西哥存在A2交配型菌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