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

ID:6548743

大小:10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7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_第1页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_第2页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_第3页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_第4页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交大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l参赛队从A、B、C题中任选一题。l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l论文第一页为竞赛论文封面,请认真准确填写封面信息。l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l论文从第二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l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l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

2、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l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l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表达简洁(正文尽量控制在20页以内,附录页数不限)。l由于部分竞赛题目需要收集数据,因此要在正文部分注明数据的出处;并且电子版论文中必须提供源数据,以供程序验证。l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

3、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序列出,其中书籍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l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新秀杯数学建

4、模竞赛题目:C题(填写A、B或C题)组别:大二(填写大一组或大二题)参赛队员1参赛队员2参赛队员3姓名方延龚世宇学号2012276520122764学院信息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电话1582829325015708418496Email939622447@qq.com136827834@qq.com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基地成都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吗?摘要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群众意见等方法,严格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5、和可比性原则,在对有关城市宜居性评价以及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意见法,确立了城市宜居性评价系统:一级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幸福性、便捷性、发展性五个子系统。通过对成都市五城区(武侯区,金牛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的问卷调查,把收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与SPSS软件进行了处理,建立了数据库。利用所构建模型,层层计算,并将运算结果转换成定性评语。通过一系列的层层计算,将成都市五城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幸福性、便捷性、发展性都定量的表示了出来,并计算了综合宜居性指数,得出了以下结论:排名城

6、区宜居性综合指数满意度1金牛区6.89满意2青羊区6.86满意3锦江区6.82满意4成华区6.69满意5武侯区6.48满意成都市宜居性总指数:6.75处于满意范围。所以成都还是一个比较宜居的城市。关键词:适宜度 数据收集 数据处理 SPSSEXCEL6§1问题的重述成都一向以休闲、宜居为名。上个世纪末曾以中国第四城自居。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新周刊》以此名作专辑出版时,在国内反响很大。此后,一连串的城市排名中,成都总是在休闲和宜居为主题的城市榜上位居前列。目前成都提出了建立世界田园城市的概念并正在付诸实

7、施。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成都有巨大的发展,也和许多大城市一样同时患下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看病难、就业难等城市病。二、要解决的问题请你自行收集各类相关数据,探讨成都当前是否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同时探讨哪些因素对成都的宜居性影响最大。§2问题的分析2.1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 近年来,宜居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建设共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期,随着大量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居住等方面的挑战将日益凸现。人是城市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进

8、行规划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从生活、生产与环境质量并重的角度发展城市,加强宜居性建设,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方向[1]。在我国,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分析,新闻媒体与市民的关注已经超过了政府机构与专业科研设计机构,亟待加强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方法系统,更好地落实参与式评价,才有利于这一信息渠道的良好发展,起到客观反映市民的意愿和实现公众参与规划管理的目的[1]。2.2对于问题的具体分析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