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

ID:6552187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7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_第1页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_第2页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_第3页
资源描述: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益在课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在课前效在课上益在课后——在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落水河中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支富,来自落水河中学,分管我校教学工作。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下面就我校的做法、经验和问题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做法一、实行集体备课,做好课前准备长期以来教师备课以“课本、教参”为本,严重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这样,单凭教师的个人能力,较难适应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

2、广度和深度。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积极探索“制定计划”——“个人准备”——“集体讨论”——“个人增删”——“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设计了较为实用的《集体教案设计》卡片,要求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并配套相关制度。备课内容共八项,分别为三维目标、出示任务、教学流程、教学技巧、巩固训练、作业布置、下节预习、课后反思。集体备课方式不仅便于教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更好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还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二、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任务新课程特别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

3、学生有目的的带着任务去学习,是极为必要的。我校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在上课以前甚至课后根本无法弄清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到底是什么。为此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必须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真正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3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较以往有了较大改观,学业成绩有了一定进步。三、强化精讲多练,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智慧的舞台,互动是传授知识的最佳方式。以精讲多练为切入

4、点,以问答、讨论、思考、探究为形式,使课堂教学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具体到一节课,明确要求教师围绕重点、难点精讲深钻,针对学生疑问启发诱导,对照任务训练巩固,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情境中牢固掌握本节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设计分层作业,培“优”扶“差”我校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为了让作业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分析学生的学习

5、状况,并据此设计出分层作业,分为容易题和难题两类。要求班内后30%的学困生做基础性的作业即可,班内前70%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些拓展性的习题。这样既便于优生的培养,又保证了每位学生成绩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五、课后认真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更应重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这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更是对自己教学实践永无止境的追求,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后认真开展教学反思,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发现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6、及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建议。平时的听评课活动中,要求授课教师反思知识和技能,教法和学法,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等,真正为教学实践服务,促进教师的经验积累、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六、坚持经典题收集,抓好学情检测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校坚持不懈地积累经典习题,把知识性、概况性强的典型题、学生常常忽略的易错题、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题及时记载并整理成册,形成习题集,用来和学生一起分享,以开拓学生视野,巩固学业知识。3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始尝试实行“月考”,教师轮流命题,年级组组织检测,学科组评卷,教导处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及时掌握

7、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经验1、传统教学经验和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2、教法和学法的有机融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4、加强教师教学创新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问题1、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课改理论相对滞后。2、校本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指导有待加强。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怎样上好一节课的问题,它包括课前的多维度备课、课堂上的高效教学、课后作业布置、教学

8、反思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我们坚持备课方式集体化、教学要求任务化、教学过程互动化、当堂训练典型化、作业布置分层化、教学反思及时化、学情检测经常化,力争达到“功在课前,效在课上,益在课后”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常规更加扎实,教学研究更加实效,教学工作更加进步。能取得一点点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后,我们将从加强理论学习入手,以教学实践为主阵地,以校本研究和反思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