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

ID:6557901

大小:52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1-17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_第1页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_第2页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_第3页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_第4页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吾南风井揭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进、回风立井井筒揭穿3#煤层瓦斯防治技术研究总体技术案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2009年10月目录1前言12矿井基本情况22.1地质概况22.1.1井田地质概况22.1.2区域地质概况32.2矿井生产概况32.3矿井瓦斯情况43揭煤总体技术方案43.1揭煤防突工艺流程43.2立井揭煤施工过程63.3立井揭煤前的准备工作64井筒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74.1超前钻孔探测74.2煤层瓦斯压力测定84.3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94.3.1立井揭煤区域性预测94.3.2揭煤工

2、作面突出危险预测104.4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115井筒揭煤突出防治技术措施125.1防突措施方法125.2立井揭煤区域防突措施125.3揭煤局部防突措施135.3.1局部抽排措施135.3.2超前支护措施135.3.3超前小导管146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57井筒揭穿煤层的安全防护措施。158井筒揭穿煤层的揭煤方法169瓦斯涌出治理措施179.1立井揭煤通风系统189.2建立瓦斯检查和检测制度189.2.1人工检测189.2.2自动检测199.3瓦斯爆炸防治措施209.4煤尘爆炸防治措施2110立井揭煤组织管理2111揭煤所需的设

3、备及仪器仪表2212工作进度安排221前言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屯留煤矿)于沁水煤田东部中段,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西侧、山西省上党盆地西部,距长治市35km,行政区划属山西省屯留县所辖。该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矿井设计为高瓦斯矿井,开采3#煤层,设计生产能力6.00Mt/a,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南二采区,设计生产能力2.70Mt/a;二期建设北一采区,增加设计生产能力3.30Mt/a。余吾煤业公司自投产以来,由于生产中实际揭露的断层及陷落柱非常多,矿井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同时矿井实

4、际瓦斯涌出量也大大超过矿井初步设计所预计的瓦斯涌出量等原因,对矿井采掘生产及接替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余吾煤业公司决定提前布置矿井南翼接替采区,即开工建设南风井工程。南风井工程实为矿井南翼分区通风系统工程,布置2个立井,即进风立井和回风立井。南进风立井:井筒净直径7.5m,井筒深度547m,井窝深20m,井筒内设有玻璃钢梯子间及压风管、消防洒水管和排水管。主要担负南三、南五、南六采区的进风任务。表土段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支护厚度为1100mm,基岩段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为500mm。至2009年10月28日,井筒现距

5、离3#煤层约100多米。南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7.5m,井筒深度549m,井筒内设有玻璃钢梯子间及瓦斯抽采管。主要担负南三、南五、南六采区的回风任务。表土段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支护厚度为1100mm,基岩段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为500mm。至2009年10月28日,井筒现距离3#煤层约29.9m因3#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现回风井很快进入立井揭煤实质性工作阶段,为了立井能安全顺利揭开3#煤层,特编制南进、回风立井井筒揭穿3#煤层瓦斯防治技术实施方案,以指导立井的现场揭煤施工。编制本技术方案的主要法规依据如下:

6、⑴《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屯留煤矿南风井工程初步设计》,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⑵《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⑶《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⑸《石门揭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测定方法》(MT/T83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1999年;⑹《石门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MT/T955-

7、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2005年;⑺《远距离爆破技术条件》(MT/T959-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2005年;⑻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井工程项目经理部提供的有关资料。2矿井基本情况2.1地质概况2.1.1井田地质概况潞安矿区位于沁水煤田东部中段,处于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的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曲带中段,晋获断裂带西侧。矿区主体部分为新生代叠加的长治新裂陷,屯留井田位于新裂陷西北部。井田内及其外围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北部及西部沟谷中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

8、峰组及三叠系下统刘家沟地层出露。井田内地层从新至老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