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ID:656193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8

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_第1页
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_第2页
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资料由负离子行业第一品牌森肽基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目的调查空气负离子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以便更好的利用,提高疗养质量。  方法临床调查,收集并阅读资料,回顾空气负离子疗法的形成与发展,分析空气负离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  结果空气负离子疗法发展迅速,疗效肯定,对机体的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结论  空气负离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疗养医学学科,空气负离子疗法在疗养医学上的应用范围很广,应积极探讨并合理利用空气负离子资源,寻找提高疗养质量的途径。  应用自然的或人工产生的空气负离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称为空气负离子疗法

2、(Airnegative-iontherapy),亦称为负氧离子化空气疗法。目前在疗养医学中,空气负离子不仅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且作为一种保健手段正在广泛应用。空气负离子有调整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加强气管粘膜柱状细胞纤毛运动、增加基础代谢率、增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现复习文献,对此作一简述。  一、空气负离子产生及作用的原理  空气主要是由氧和氮组成的,其中氧约占21%,氮约占78%。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成份存在,这些少数成份,虽然在空气中所占比例极小,但对人体健康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很早就已知道,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不

3、完全是以分子方式存在,其中一部分是以离子状态存在。近几十年研究发现,空气中所带的电荷对生物界有十分重要意义,尤其是空气负离子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外界物理因素。  在自然界中,空气负离子是由于太阳照射、雷电运动、水浪撞击等物理作用,使空气分子电离而成。树枝叶的拍打,树尖对地面负电传导过程都能产生负离子。海水昼夜不停地流动,在海浪冲击或拍打岩石和海滩的时候,由于海水的勒纳德效应,使得海滨空气中负离子明显增多,据测定每立方厘米可达2000个以上。来自人工的方法就是利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而产生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卫

4、生组织规定,负离子的浓度每立方厘米不低于1000~1500个,为清新空气。本资料由负离子行业第一品牌森肽基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本资料由负离子行业第一品牌森肽基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  空气负离子主要通过呼吸道作用于人体。负离子是非常小的质点,不论轻离子或重离子都易于随呼吸抵达肺的深部。呼吸道粘膜广泛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空气负离子进入呼吸道后,通过机械或电荷的刺激,使这些神经兴奋,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而产生生理效应。呼吸道及肺内有大量的迷走神经纤维分布,受刺激后,兴奋冲动可传到延脑迷走神经核和呼吸中枢。兴奋进一步扩散,还可影响延脑血管运动等重要生命中枢,引起

5、相应的各种生理反应。鼻粘膜、咽部分布着大量的三叉神经及舌咽神经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受到刺激,也将反射性地引起各系统器官的相应生理反应。  空气负离子可透过肺泡上皮层进入血液,以其本身电荷对血液中的胶体和各种细胞的代谢施加影响。胶体质点的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一般在几十毫伏左右。当吸入空气负离子时,肺泡内空气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仍是敏感的。在肺泡内的空气负离子,通过静电感应的作用,可隔着肺泡上皮细胞影响肺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电荷,从而影响血液的代谢功能。空气负离子治疗,通过上述复杂的神经一体液机制,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反应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

6、。  二、空气负离子生理和治疗作用  空气负离子有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能使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张力增高,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并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空气负离子能使脑、肝、肾的氧化过程加强,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增加机体自身修复的能力,加速创面的愈合;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的抵抗力;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对贫血有一定的疗效;负离子还能抑制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等生长速度,并能杀死大肠杆菌。在试验中还发现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环境能降低病毒性疾病患者的死亡

7、率。因此,空气负离子又称为“空气维生素”、“长寿素”。据测定,城市上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20~500个负离子,农村400~700个,海、山林、瀑布等处可高达5000个以上。  三、主要适应证和禁忌症  一般来说,在临床疗养医学中,将空气负离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比较理想的。负离子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只有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时,疗效才不明显。  3.1主要适应症  神经精神疾病:神经衰弱、失眠、偏头痛、脑震荡后遗症、胃肠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萎缩性鼻炎、咽喉炎等。  心血管疾病:I、II期

8、高血压、心绞痛、早期动脉硬化。  消化道疾病:胃及十二脂肠溃疡、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