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

ID:65672582

大小:462.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2-01-09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1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2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3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4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5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6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7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8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9页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_第10页
资源描述:

《命好题:从功利到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 解读与思考金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肖映川命题:学业评价命好题:有效学业评价有效:以评价促发展一、为什么要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二、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三、如何顺利开展“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一、为什么要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一)一线问题单(二)学生厌学(三)决策者言(四)《中国青年报》端木文章(一)一线问题单师德:双重标准,厚班干部薄后进生对学生评价有结论性歧视功能:功利化倾向过分关注成绩、业绩和升学率你这次考了多少分,你看别人内容:一枝独秀“老套套不变,新花样点缀”重知识接受,忽视能力体现,

2、对学生的进步和改变没有量化的措施方式:我的眼里只有你(考试)说的让人心笑,考的让人心跳过于注重纸质测验,忽视其它评价方法(一)一线问题单主体:评价主导者依然是教师“带手铐的旅客”能力:多是参考现成试卷,摘抄拼凑双向细目表无人知晓如何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题(一)一线问题单实践类知识如何命题通过作业诊断改进教学注意什么试卷统发、购买,来源众多,很少原创,教师形成依赖性对命题缺乏理论指导和技术研究(一)一线问题单忽视激励、改进、发展的功能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的内驱力特别关注:忽视命题的层次性忽视学习潜能的评价忽视质性评价(一)一线问题单(二)学生厌学

3、1951名高中生口头禅调查内容频数百分比不/不会/没有/不知道/不晓得/no/不会做43121.2%有病/神经病/变态/脑袋有问题/滚/TMD(其他污言秽语)34517.6%烦/烦死了/讨厌/真可恨/苦闷/难受26513.5%很累/累死了/真困/真紧张/我好忙1537.8%大学/考大学/本科/又考试了/考试真烦663.4%(三)决策者言1、主管司长2、分管部长(四)《中国青年报》端木文章换了尺子换人生“没有数学脑子”“我厌学了”“数学遥遥领先”“充满学术好奇心,专心学习”死读与分数思考与表达二、进行“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一)落实一个目标(二)突出两个导向(三)抓

4、实三个常规(四)重在四个转变为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一)落实一个目标掌握双基:初步掌握作业与测试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独立设计: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独立设计作业题与测试题。1、培训目标体现发展: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初步体现学生发展性评价理念。师德(保障发展)理论(支撑发展)技术(规范发展)问题诊断(落实发展)2、培训模块反思(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断改进(一)落实一个目标(二)突出两个导向在三维中发展在过程中进步在差异中成长在参与中学习知道了(内容)做到了(表现)情到了进步了(成就)1、发展取向:某校某班数学测验成绩评价(二)突出两个导向2、能力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与将来生活相关的知识

5、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进行反思。(三)抓实三个常规1、会选题①选择有意义的学习任务(目标、生活)②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③多样化的作业形成④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确定任务(分层、弹性)2、会命题命题技术研究(纸笔/非纸笔)学科作业、测试命题问题诊断与解决(三)抓实三个常规3、会评题基础:学科知识(知不知)重点:学科能力(会不会)关键:学习能力(久不久)(四)重在四个转变1、四个转变①选拔为主—激励为主(为什么评价)为发展(会发展)②一富二穷—三维发展(评价什么)为素质(会做人)③重知轻能—能力为重(评价什么)为生存(会做事)④有横无纵—动态促学(怎么使

6、用评价结果)为学习(会学习)(四)重在四个转变2、如何转变眼里有问题(应觉)心中有规则(应知)手中是技术(应会)脑里是理论(应然)收获是实践(实然)三、如何顺利开展“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一)依据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7、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