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

ID:6573235

大小:1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18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_第1页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_第2页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_第3页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讨全尾胶充填在皖南某矿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充填采矿法在皖南某铜矿中的应用聂世磊摘要:皖南某铜矿针对顶板不稳固高品位高价值的难采矿体,通过对充填工艺的改进和采矿工艺参数的优化后,使采矿回采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原来的现在的95%,同时采场支护成本也由原来的25元/吨下降为现在的22元/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充填工艺改进、采矿工艺参数优化、良好经济效益TalkingaboutfillingminingmethodininsouthernAnhuiacoppermineintheofapplicationNieShileiSummary:insouthernAnhuiacoppermineforroo

2、fdoesnotsolidhighgradehighvalueofdifficultminingbody,throughonfillingtechnologyofimprovedandminingtechnologyparameterofoptimizationHou,makesminingrecoveryratebyoriginalof75%improvetooriginalofnowof95%,whileminingfieldsupportnursecostalsobyoriginalof25Yuan/tonsdeclinedfornowof22Yuan/tons.

3、Achievedgoodeconomicbenefits.Keyword:fillingtechnology,miningprocessingparameteroptimizationandgoodeconomicbenefits一、前言皖南某铜钼矿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投产的安徽省八五建设的重点项目,由南昌有色设计研究院对该矿西矿带进行了一期、二期开采设计,采矿工艺为一步尾胶二步全尾砂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实际生产中对西矿带的矿体回采采用的是采场之间砌筑1.5~2米的毛石混凝土隔离墙,全尾砂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这种高回采率的采矿方法为该矿

4、赢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针对该矿东矿带3#主矿体顶板不稳固的开采技术条件,实践证明西矿带的采矿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实际生产的要求。因而对原有采矿工艺和充填工艺的改进势在必行。二、3#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东矿带位于侵入体下接触带至孤峰组底界面之间,以3#矿体规模最大,矿体形态复杂,呈似层状,背斜转折端矿体呈鞍状翼部呈“椅状”,走向长573米,倾向延长130~160m(平均313m),厚度1.32~43m(平均11.74m),走向20°~70°,倾向SE,倾角2°~89°。在构造阶面(-100~-150m以上)部位,矿体倾角20°左右,构造阶面以下突然变陡至70°~80°。矿体

5、上部厚下部薄,北部厚南部薄。25、44线矿体厚度、倾向延伸均最大。矿石平均含铜1.09%、伴生硫12.71%。单一硫矿石含硫20.85%。在铜硫矿体中,22、24~45线之间含富磁铁矿。顶板多为高丽山组砂页岩,在其破碎地段将出现崩塌。底板多为坚硬完整的大理岩,较稳定。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三、采矿工艺的运用针对3#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仍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充填采矿法。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体宽12~15米,长为矿体水平厚度。采场间保留2.5~4米的连续间柱不予回采。采场靠近矿体上盘保留1~2米厚的矿壁。分层回采高度为3米,采场顶板采用锚网支护。实践证明,当采场第一分层还

6、未回采结束时,采场顶板随带锚网大面积冒顶垮落,险些造成重大人身事故。采场里的爆落下来的矿石被覆盖无法回收。后来采用采场留有φ4米的点柱,把采场分为前后阶梯式回采,并且每次分层回采后,把采场充填接顶。这种采矿方法一是生产效率低,每天平均出矿50吨/d,二是矿石回采率低,因在采场留有点柱,并且每分层回采时采场顶板都需要大量的锚网支护,采场支护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也非常低,由原设计回采率由75%下降至72%(见图1改进前采矿工艺示意图)。四、采矿工艺和充填工艺的改进随着矿产资源的日趋耗竭和紧张,矿产资源的价格也随着市场的供求情况而处于高价位状态,为了提高矿石回采率,延长矿山服务

7、年限,降低采矿成本,因而对原有的采矿工艺和充填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采矿工艺上由原来的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充填法改为一步尾胶二步全尾砂充填的采矿方法。即将原来的采场采用条带式回采,将原来的采场宽12~15米和间柱3米划分为三个宽5~6米的条带式采场。先回采两侧条带式采场,分层回采完毕后立即进行1:6尾胶充填并充填接顶(见图2改进后采矿工艺示意图)。中间条带式采场采用全尾砂充填并且部分接顶(靠近矿体下盘人行井和溜井上方保留2米高的自由空间)。这种回采工艺的改进,首先减少了采场的暴露空间,采场顶板不再进行锚网支护,使支护成本大为降低,原采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