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

ID:6575468

大小:1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8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题: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

2、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互联作用。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互联网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④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

3、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信都是十分方便的。⑤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

4、。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至连主机也不必进行可靠性处理,在这种情况下,TCP/IP网的效率最高。⑥在两个体系结构中智能的位置也不相同。OSI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将寻径、流控、顺序控制、内部确认、可靠性带有智能性的问题,都纳入网络服务,留给末端主机的事就不多了。相反,TCP/IP则要求主机参与几乎所有网络服务,所以对入网的主机要求很高。⑦OSI开始未考虑网络管理问题,到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而TCP/IP有较好的网络管理。第2题: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

5、-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1还是0?解:∵使用CDMA系统根据和以及叠加原理,所有其它站的信号都被过滤掉,只剩下A(B或C或D)发送的信号。当四个站中发送1时,在接收端计算的内积的结果为+1;若发送的是0时,接收端的内积结果为-1;当没有发送的时候,接收端的内积为0。∴与站A的内积:

6、1/8*(-1-1-1+1+1-1+1+1)*(-1+1-3+1-1-3+1+1)=1与站B的内积:1/8*(-1-1+1-1+1+1+1-1)*(-1+1-3+1-1-3+1+1)=-1与站C的内积:1/8*(-1+1-1+1+1+1-1-1)*(-1+1-3+1-1-3+1+1)=0与站D的内积:1/8*(-1+1-1-1-1-1+1-1)*(-1+1-3+1-1-3+1+1)=1因此,站A、D发送了1;站B发送了0;站C没有发送数据。第3题:试写出连续ARQ协议的算法。解:发送方:1)从主机去一个数据

7、帧,送交发送缓存。2)V(S)0{发送状态变量初始化}3)N(S)V(S){将发送状态变量值写入数据帧中的发送序号}4)应答序号初始化5)判断发送缓冲区以满,却未收到应答帧。是则到(6),否则到(8)6)出现差错,唤醒超时计数器,将所有帧重新全部发送到缓存7)若收到应答帧,则到(9);再次超时并未收到应答帧,则返回(6)8)收到应答帧后,从上层获取数据,并写入发送缓冲区当前位置9)组装发送帧编码10)发送数据帧,并加发送序号加111)设置超时计数器12)在所设置的超时时间收到确认帧,则转到(8);若出现差错

8、,则转到(13)13)超时计数器往回走,将未收到的第n个帧及以后的所有帧全部进行重传14)若仍产生差错则继续(13),若受到确认帧则继续传数据帧,则转到(15)15)接受帧,取得接收方希望接受的帧编号,返回(1)接收方:1)V(R)0{接受状态变量初始化,其数值等于与接收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2)等待3)收到一个数据帧,若N(S)=V(R),则执行(4),否则,丢弃此数据帧4)发送确认帧ACKn5)检查收到的帧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