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

ID:6591174

大小:9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9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艺昆虫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昆虫的形态:昆虫的基本特征:体分三段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一对触须生头部,骨骼全部在体表.一年四季多变态,遍布全球旺家族。头部着生口器、触角,单眼和复眼;胸部分3个胸节,着生3对足,2对翅;腹部由9-11节组成,着生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变态现象。昆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昆虫属于动物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与蜘蛛的区别:昆虫和蜘蛛体段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有触角一对,蜘蛛无;昆虫有翅2对,蜘蛛无翅;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足。昆虫繁荣昌盛特点及原因:特点:种类繁多:昆虫纲不仅是节肢动物门也是动物界(150万种)中最大的一纲,目前已知

2、有100多万种,占2/3,而且每年还有大量的新种不断被发现。分布广:遍布地球各个角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历史长:人类历史仅有100万年,有翅昆虫历史至少3.5亿年,无翅亚纲昆虫可能有4亿年或更长的历史。原因:具翅:无脊椎动物唯一有翅的动物。个体小:取食少,生存空间小,可顺风迁飞,灵活度高,避免伤害。具有变态:避免食物与空间的竞争。忍受不良环境能力强:抗药性、休眠、滞育,生境多样。昆虫各体段的功能、为什么说昆虫的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昆虫的体节,由于附肢功能的演变和肌肉的相应发展,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由头前叶和4-6个体节愈合而成,表面无分节的痕迹,除具取食用的口

3、器外,还有可感觉用的眼和触角,成为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三个体节组成,各胸节有一对足,大多数种类中、后胸上还有1-2对翅,成为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11个体节组成,但常有减少的现象,大部分体节的附肢已消失,仅有末几节的附肢特化成外生殖器和尾须,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这一体段,所以腹部是昆虫营养(内脏活动)和生殖的中心。头部是昆虫体躯最前的一个体段,以膜质的颈与胸部相连。头上着生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所以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昆虫头式的概念及类型;昆虫的头式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分为: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成直角。多见

4、于植食性昆虫。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在一直线上,多见于捕食性昆虫。3.后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式昆虫昆虫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口器的构造、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以及这两种口器对正确选择化学药剂的意义;2、口器的分类:根据食性与取食方式,口器可分为:〈1〉咀嚼式:固体〈2〉吸收式:舔吸式(蝇)或虹吸式(蝶蛾):表面液体刺吸式、锉吸式咀嚼式口器的构造: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构成,在演化上是最原始的内型,为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所有,如蝗虫。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①缺刻或穿孔:蝗虫、粘虫。

5、②潜叶危害:潜叶蛾、潜叶蝇和玉米铁甲虫。③吐丝卷叶或缀叶危害:卷叶虫。④蛀孔、蛀道:食心虫。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变色、斑点、叶片卷缩、形成瘿瘤。 (传播植物病害:病毒病:397种)4.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的关系:〈1〉判断是何类害虫危害。〈2〉判断使用何种杀虫剂。触角的类型(举例)和功能;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蜻蜓;丝状,蝗虫;念珠状,白蚁;锯齿状,天牛;栉齿状,绿豆雄虫;双栉齿状,樟蚕蛾;膝状,蜜蜂;具芒状,蝇类;环毛状,雄蚊;棍棒状,菜粉蝶;锤状,皮蠹,鳃片状,金龟甲.触角的功能〈1〉触觉:〈2〉嗅觉:〈3〉其它功能:听觉、抱握、平衡、呼吸:胸足的构造和类型(举例);1

6、.构造:六节〈1〉基节:粗短〈2〉转节:小呈多角形,少数昆虫2节。〈3〉腿节:各节中最粗大的一节。〈4〉胫节:细长,与腿节呈膝状连接,常具刺和锯。〈5〉跗节:由1-5个跗分节组成。〈6〉前跗节:1对爪,中垫。2.胸足的类型: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7种。〈1〉步行足:各节细长,适于爬行。如蚜虫、步行虫(A)。〈2〉跳跃足:腿节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B)。〈3〉捕捉足:基节特长,腿节腹面有一沟槽,槽两边有刺,胫节弯曲,正好嵌入腿节槽内,适于捕捉小虫。如:螳螂前足(C)。〈4〉开掘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铲状,适于挖土。如:蝼蛄前足(D)。〈5〉游

7、泳足:各节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浆,适于划水。如:龙虱(E)。〈6〉抱握足:跗节膨大具吸盘,交配时抱握雌体。如:龙虱(♂)的前足。(F)〈7〉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筐,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刚毛,形成花粉刷。如:蜜蜂的后足(G)翅的类型;4.翅的类型:〈1〉膜翅:膜质透明。如蜂类、蝇类的前翅(A)。〈2〉鳞翅:膜质,翅面覆有鳞片。如:蝶类和蛾类的翅(C)。〈3〉毛翅:膜质,翅面布满细毛。如:石蛾的翅(B)。〈4〉覆翅:革质,覆盖于后翅之上,但保留翅脉。如:蝗虫和蟋蟀的前翅(F)。〈5〉鞘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