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ID:6601165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19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_第1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_第2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_第3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_第4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退火:将工件缓慢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一定温度出炉,再在空气中冷却。其目的是:●减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改善机械性能。●增加塑性或恢复经冷加工硬化后的塑性。●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为淬火做准备。●消除内应力。正火:将工件加热至相温度(如钢为Ac3或Acm以上30~50°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空气中冷却。其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不合理组织。●获得一定的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淬火:将工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急剧冷却,阻止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使其转变为具有高硬度的

2、马氏体组织。其目的是:●增加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为获得一定机械性能先进行淬火再进行回火,以控制回火。●温度的高低来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弹性模量、强度、韧性)。●为改变金属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钢的淬透性:工件在淬火时,由表及里的淬硬层(指淬成1/2马氏体部位的深度)。淬硬性(可慢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否硬化的性质。等温淬火:将工件自加热炉中取出后,淬入一定温度的盐浴中,并使其等温转变为所需要的组织。火焰表面淬火:是将工件的表面,用强烈的火焰迅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Ac3以上20~100°C),并立即冷却,使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而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韧

3、性。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易推广。●可在工件任何部位淬硬,而不影响其它部分。●淬火后工件变形小。表面清洁无氧化、脱碳现象。●不易准确控制表层加热温度。电解液中加热表面淬火:工件浸入电解液中作为负极,通电后在工件表面产生大量氢气泡并形成气膜,将工件与电解液隔开,由于气体是不良导体,气膜成为电阻体,当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工件浸入电解液中的部分迅速被加热,随即予以快速冷却,使工件表面淬硬。其特点是:●生产率高,易自动化。●成本低,质量优。●需一套功率较大的高压直流电发生装置。而且工件加热不均匀。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利用高频电磁感应

4、的“集肤现象”使工件表面迅速冷却,并使其表面淬硬。其特点是:●硬度比一般淬火高2~3(HRC)。●变形小,工件不脱碳,不起氧化皮。●可局部淬火,淬透层深度易控制。●需一套高(中)频设备,但能好较大。回火:将工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其目的是:●消除淬火时的内应力。●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和提高韧性,达到所需要的机械性能。调质:将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00°C)回火,其目的是:●细化晶粒。●获得均匀的有一定弥散度和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回火索氏体。时效:是回火的一种特殊形式,目的是消除机械零件、半成品或毛坯的内应力

5、。它分为:●自燃时效:不需任何加热,紧靠长时间保存。●人工时效:将工件加热到较低的温度,较长时间保温,再缓慢冷却到室温。冷处理:将淬火后工件过冷至0°C以下,使残余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其目的是:●提高淬火钢的硬度。●稳定工件的尺寸,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提高钢的铁磁性。化学处理:将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使另一种元素渗入其表面,改变表面的化学成分,再通过相应的热处理,达到所需的表面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机械性能等要求。化学处理包括渗碳处理、氮化处理、碳氮共渗、渗元素(渗铝、渗铬、渗硼、渗硅、渗硫)处理等。渗碳处理:固体渗碳:利用固体渗碳剂-木炭并加入

6、促进剂:碳酸钡、碳酸钠、碳酸钾、醋酸钠等在加热状况下使碳渗入金属表层。其特点是:●操作容易,渗碳剂易购。●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大。●质量不易控制,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液体渗碳:利用液体熔盐-碳化硅、氰化盐等对钢进行渗碳。其特点是:●时间段短。●神探后可直接淬火,工件表面不氧化或脱碳。●能保证神探质量,变形量小。●不适宜大量生产。气体渗碳:利用气体化学剂(甲烷、乙烷等)或液体化学剂(苯、煤油、,酒精等)雾化后通入气体渗碳炉中,对工件进行渗碳。其特点是:●操作方便,时间短。●可控制渗碳层的浓度,可直接淬火。●炉中气氛需严格控制,设备复杂。氮化处理:利用氨

7、在一定温度(500~600°C)下所分解的氮原子向金属内部扩散,从而改变金属表面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其目的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及抗腐蚀性。软氮化:软氮化又称”活性氮化”,分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多采用含碳、氮的有机化合物,如尿素、甲酰胺等,在加热时分解为软氮化气体,使活性氮、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液体氮化实际上是采用无毒的氰化盐,在低温时的氰化(碳氮共渗)处理。其目的为:●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工件抗疲劳强度和减低缺口敏感性。●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离子氮化:在真空容器中,工件为阴极,离子氮化炉壁为阳极,在高压直流电场

8、作用下,当炉内通入氨气或分解氨气时,即可被电离,氮的正离子快速冲向工件(阴极),轰击需氮化的工件表面,放出大量热能,伴有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