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上灯酒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

ID:66043925

大小:22.4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9-23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1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2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3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4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5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6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7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8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9页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西岑溪市上灯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西岑溪市上灯酒篇一:上灯节的由来[转]上灯节---广西岑溪特有的习俗第二奇观是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第三奇观是市民都有喜酒喝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上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人走村串户。有人说有上灯就有落灯,正月十六为落灯日,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天要补喝。广西岑溪市的各大饭店都爆满“贵子上喜宴”。一家饭店就有十多户人家设宴清酒

2、,设席水牌贴满墙。这家不大的夜店也摆满了“上灯宴”每年正月初十,是广西岑溪市特有的风俗节日---上灯节。据《岑溪市志》记载,凡在上一年出岑溪市的大街小巷,商店铺面都挂满待出售的花灯。在岑溪各地的社公庙堂都挂满了花灯。预示这里生的新生儿如是男孩,男孩家中会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俗谓“上灯”。因此每到正月初十这天(其中,安平镇,糯垌镇有部份村,是正月初九日),家人会为其大摆上灯宴,欢饮上灯酒。如果是到正月初十这天还没满月的小男孩,就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十再上灯,这叫上老灯。这个上灯酒就等同于其他地方的

3、满月酒,但它的特色在同一年里不管是哪月哪天出生的男孩儿都要等到正月初十这一天上灯。这就是岑溪特有的风俗节日------上灯节!上灯---其实这灯又叫状元灯,在岑溪有云遮中秋月,雨洒状元灯一说,这句话语很灵验的。就是说在中秋节这天,如果是阴雨天的话,来年的正月初十这天一定也是个阴雨天。就象07年的中秋节是个阴天偶下了小雨,08年的正月初九这天还是艳阳高照,初十这天早上起床看到的就是满地湿渌渌的阴天了。并不是岑溪人重男轻女,而是中国在清朝以前,只有男儿才可以考科举取功名、中状元,女孩只能待在深闺中。所以这千百年以

4、来,岑溪人的谁人家中生了小男孩儿,都会集中在来年的正月初十这天上灯,亲朋戚友齐来庆祝,祝贺这小男孩儿聪明伶利、健康快乐的长大,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上灯的人家要买2到3盏灯,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一盏点在社主公处,一盏点在祠堂里,一盏点在家里的正屋厅堂。时下点在正屋厅堂的花灯都是可以通电的,插上电源一直到十六这天才拔下电源,所以十六这天叫落灯。在物质贫乏的六七十年代,正屋厅堂、社主公和祠堂里的灯都是用煤油灯的多,每天早晚要虔诚的添加煤油。保持油灯长明不息保持油灯长明不息到十六这天。保持油灯在这六天里长

5、明不息是很重要的,假如在这六天里有一盏油灯息灭了,就表示这个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身体健康的灾难,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啊,家长会在这六天里就会早晚虔诚的添加煤油保持油灯长明不息,虔求神灵、社主公和祖宗的保佑,保佑这小男孩儿聪明伶利、健康快乐的成长。因为在一年当中,总有亲朋戚友家有男孩出生的,正月初十就变成了岑溪全民的饮酒日。在这喜庆的日子,就算家中很贫穷的人家也会向亲朋戚友借来钱物摆上二三桌。有钱人家就是几十上百桌。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也有在正月十二和十六去饮的,十二这天又叫贺

6、灯,十六叫落灯,这二天主家也是要杀鸡俸神的。现在的县城市区里的人都多是老家在乡村的,如果有孩子上灯,就让父母在家设宴宴请老家的亲戚朋友们,自己在城里的酒家饭店宴请离城里近的亲戚朋友同学。到了十六这天早上俸过神,把初十在社主公上的灯奉回家来,这个上灯节才算完满结束。在广西岑溪,“上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了。这种在正月初十同一天内,全市人民基本都到有男孩“上灯”的亲戚朋友家里喝喜酒的风俗在全国绝无仅有。每当正月初十上灯节来临,岑溪市会出现三大奇观。第一奇观是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一般上灯人家要买

7、回两到三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火盛旺,后继有人。篇二:开灯酒资料开灯酒来源于:这里所说的开灯与元宵节的开灯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讲中山过去与生育有关的“开灯”。据历代的《香山县志》记载:“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何谓“丁”?在中国的历史上习惯称男子为“丁”,女子为“口”,“丁口”称之为“人口”或称为“人民”。而古代的男子到了十六岁,称为“人丁”,也称之为丁年、丁男、丁壮等

8、。因此,古代就有了“丁役”,沿袭到民国称之为“壮丁”。由此,中山自古以来,不论城乡,凡是生下男婴,均称之为“添丁”;而生下女婴则称之为“添口”或称为“执个妹”等。传统上的“丁口”,按其文化属性是归入民俗文化中的习俗范畴的,其传承与发展都是各地风俗习惯的一种表象,也存在着“各处乡村各自例”的现象。在中原地区初生婴儿的“百晬”是一种很隆重庆祝的仪式,而中山的“开灯”(或称“挂灯”)同样是一种很隆重庆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