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

ID:6609185

大小:8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20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_第1页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_第2页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_第3页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_第4页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项目评价标准衡量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一、强化医院责任,完善保障措施1.建立护士良好的社会形象1.1要规范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礼仪。1.2通过学习与实践,建立尊重、有礼、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塑造护士的良好社会形象。2.全面履行对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责任2.1医院负责安排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服务,为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和义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改善护士工作条件。2.2医院应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难题,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提高医疗安全,加快功能恢复。2.3在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

2、医院可以聘用助理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协助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生活护理。2.4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和义务。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确保管床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落到实处。优先保障危重、大手术后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生活护理。2.5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陪护率。医院及临床科室都有陪护率控制指标。要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求和自理生活能力,分别安排护士、医院助理护士或护理员及患者自聘护工或陪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需要陪护时,向患者、家属告知其服务范畴、内涵和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陪护。2.6建立有利于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的护理

3、管理模式和政策机制。保障护士教育训练的经费。3.保证护士人力配置3.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护士数量配置符合国家及省标准要求,满足临床医疗护理工作需要。护士数量配置与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率相符,保证护士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需要。3.2科学合理配备护士。不同类别、级别的和护理岗位或不同层级护士岗位,护士配备结构、人力配置总量和层级比例不同。优化结构、比例恰当、重点配置。3.3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非护理岗位安排护士,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数量,最大限度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置。-11-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项目评价标准衡量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续)一、强化医院责任,完善保障措施4.

4、完善临床支持中心建设4.1完善后勤保障系统和临床支持中心的工作。由后勤部门或临床支持中心负责接送患者入出院、检查,负责标本、物品、药物(注射口服药)、物资的领取及运送,负责财务结算等工作。4.2建立安全的给药流程。医生录入医嘱,药师配置并核对口服/注射药,临床支持中心运送药品到病房,护士发药用药到患者。4.3要根据护士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与协助患者早期活动的需求,增置护理用具和设备。要把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减轻护士劳动强度,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工作效率相结合,共同提高患者和护士两个满意度。4.4实行床边工作制的医院,要配套解决护士流动工作站(车)的配置。4.5完善信息系统配置。使用

5、电子病历的医院,建立护士床边电脑(E)工作站。有条件的医院,应配备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为护士床边查房和记录提供便利。二、围绕价值文化,调整护理管理模式5.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助产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粤卫[2013]号)。5.1明确护理岗位属性、类别和级别。符合(同时考虑)护理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5.2科学合理配备护士。不同类别、级别的护理岗位或不同层级护士岗位,护士配备结构、人力配置总量和层级比例不同。优化结构,比例恰当,重点配置。5.3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①建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等层

6、级岗位,并合理划分为N0到N6七个技术等级,建立各岗位及层级的任职资格和晋级条件;根据各专业性岗位、层级岗位和绩效岗位的要求,建立与其职级、职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权限;②用机制和政策引导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一线岗位。各班次老中青护士形成梯队,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和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患者安全、质量控制、健康教育、临床带教和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5.4调整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确保高风险、高工作量、高技术含量的护理岗位获得高报酬。-11-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项目评价标准衡量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续)二、围绕价值文

7、化,调整护理管理模式6.加强护士能力训练6.1规范护士岗位培训,切实提高护士专业能力。①建立护士毕业后三年规范化培训制度。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建立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确保临床护士能力与其层级岗位相适应。对ICU、急诊、手术室、血透等特殊护理岗位的护士和助产士实行二级准入管理。③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制度,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科护士要定期接受继续教育课程,以保持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更新。④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