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

ID:6621068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0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6分)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20.《论语》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是以谓之‘文’也”和上面语段所讲内容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即:。(4分)(二)、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

2、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20.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丕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

3、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节选自《梦溪笔谈》)20.“野马”和“尘埃”典出《庄子》中的《》(2分)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四)、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①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淮南子·泰族训》)【注】:①临:统管、

4、治理。20.“夫差用太宰嚭而灭”,他的对手是重用了而成王业(填历史人物)(2分)21.上段文字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请简要概括。(2分)(五)、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4分)(六)、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5、,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宾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20.写出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21.概括李白给韩荆州写信的目的。(2分)(七)、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淡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白居易《与元九书》)

6、20.这段文字中的“微之”指谁?请写出白居易另一首叙事长诗的篇名。(2分)2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八)、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苏轼《范增论》)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20.上文中“义帝”和“高帝”分别是指。(2分)2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范增对项羽应采取的态度。

7、(2分)(九)、阅读材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以诈力守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苏轼《诸葛亮论》)20.写出语文课本学过的表明诸葛亮忠心和为刘备设计政治蓝图内容的两个篇名。(2分)21.请概括上面语段作者提出的独到见解。(2分)(十)、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