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

ID:662202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0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_第1页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_第2页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_第3页
资源描述: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文言散文的翻译把文言散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要求。能否准确地把文言散文译成相对应的现代白话文,是考核古代汉语基本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古代汉语水平的标志之一。  把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这里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要求既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现代汉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做好这象项工作。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点要求。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2、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  这里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严复虽是对外文译成汉文提出的要求,但拿过来要求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也是同样实用的。“信”、“达”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雅”则是翻译追求的目标。  文言散文的翻译,以往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方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具体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  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语序、意义以及言语

3、风格进行翻译。一般来说,对原文的词语采取不增不减的做法。下面举一些较好的直译的例子:*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遗憾的是个人的心愿还没有实现,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墨子?非攻》[译文]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一类的器械,造成了,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先生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齐国出发,走了十日十夜到了郢都,见到公输盘。*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译文]风的强度如果不大,那么承负巨大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九万里,风就在它的下面了,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没有阻碍,然后飞往南海。*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新唐书?魏徵传》[译文]如果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优点,撤免邪恶的人而不犹豫,任用贤能的人而不猜疑,*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柳宗元《封建论》[译文]周朝所以败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

5、逃隐,且惧奔避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译文]韩厥拿着马缰绳站到齐顷公的马车前,拜了两拜又磕头至地,然后捧起酒杯加上一块玉璧献上,说:“我国的国君让我们替鲁国和卫国请求,(请齐国不要攻打他们),并且叮嘱说:‘不要让军队深入到齐国的国土上。’下臣不凑巧,恰好碰上这次该出征,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且害怕逃避会使两国的国君蒙受耻辱。臣勉勉强强恐有辱武士,其实我很愚笨无能,既然担任司马这个官职,且又无人手,只好叫你受委屈了!”(意思按规定还是要把齐侯抓俘虏。)  二、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

6、将其翻译出来,这就叫意译。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因此,意译有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改变原句的语序,乃至句子的结构。下面举一些例子。*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我虽然才能低下,但也曾旁听说过长者遗留下来的好的风范。此句中的“仆”、“罢驽”和“侧闻”都是谦称,翻译时没有直接的词语与之相对应,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意译。*高帝不怿而有愆色,迺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

7、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史记?酈生陆贾列传》[译文]高帝不高兴,显现出惭愧的表情,就对陆生说:“请您试着为我写一些秦失天下,而我得天下是何道理的文章,以及古代一些成败兴亡的国家。”这句话如果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翻译,就不通顺,只能用意译。*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译文]我以为您是问别的人,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以……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且此句为宾语“异”前置句,在宾语“异”和动词“问”之间用代词“之”复指,这是一个结构很特殊的句子。下一句“曾”是个情态副词,“由与求”也是做“问”的宾语的,同时也用“之”复指。所以,在

8、翻译时只能根据原句的意思,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来译。*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