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

ID:6626461

大小: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0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_第1页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_第2页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_第3页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_第4页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协作分享充实班级管理力量联手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德育工作辅导员制“1+3”模式探索【摘要】本文以自己带班为例,探讨了班级德育工作辅导员制“1+3”模式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在实行具有创新意识的辅导员制“1+3”模式中吸取的班级德育工作经验,呼吁除教学工作的合作共享外,学校应倡导班级德育工作的合作共享,真正深入践行“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关键词】辅导员制“1+3”模式分工协作跟踪辅导合作共享一、问题提出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深入践行“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换

2、句话说,学校一切活动的设立都是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合格的公民和建设者。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培养人的任务就压在了班主任身上,任课教师的育人职责就被人为淡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似乎成了普通任课老师的教书信条。有些任课教师眼里只有学生成绩,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烦恼不闻不问,一旦发生学生成绩差或不守纪律顶撞老师等问题,撒手推给班主任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中学的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全面管理班级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一手抓,时间、精力往往不够用,班主任们往往只能抓两头不能兼顾全体,势必影响对每位学生的立体关注。为了构建全员德育体

3、系,让更多的的老师承担起教书育人职责,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师的全面关怀,也减轻班主任过重的负担,我校于2010年始在在高一年级创新实验班级建立了班级“1+3”模式辅导员管理制度的试点。二、“1+3”模式辅导员管理制度简介班级辅导员制度一般在大学盛行,在中学恐怕还是个新生事物。“1+3”模式的班级辅导员制,是一种创新的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所谓“1+3”,就是以班主任这个“1”为核心,再根据班级管理需要,配备各有特长的3位辅导员,分别协助班主任(即辅导员组长)管理班级。目的是让更多教师都参与到班级的德育教育中来,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并

4、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辅导员老师职责定位为学生的“导师”,也就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我校“1+3”模式的班级辅导员制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一)、“1+3”联动机制。一是建立“例会制度”。班主任和辅导员每两周定期定点召开会议,交流、研讨班级学生发展和管理问题。一方面是找寻闪光点,放大其积极效应;另一方面是聚焦问题,合作探寻解决的策略与方法。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传达学校工作要求,布置与协调近期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5、。二是建立“谈心制度”,辅导员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向班主任反映或向心理教师咨询。(二)、任务驱动机制。围绕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班主任发动各位辅导员献计献策,发挥所长,引领和指导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升参与的品质。(三)、动态监测机制。我们实施了“档案袋制度”。辅导员老师利用校园网对所带的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建立了成长档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记录,追踪其成长轨迹。班主任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加全面、及时。(四)、反思激励机制。学校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学期对开展辅导工作总结反思

6、,撰写工作案例和工作小结。同时学校投入一定资金,给每位辅导员每月增加一定量的薪酬,回报他们的努力付出。通过三年(自2010年始)的探索,我校的班级辅导员制度已逐步走上了正轨,初见成效。下面,笔者就结合所带的高一(10)班的“班级辅导员“制度的开展情况做个总结,以便与各位同仁商榷。三、分享学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潜能(一)合理分工,明确定位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经过精心挑选,为我班配备了三位辅导员,他们是“慈父型”辅导员物理老师石玉富,“可爱型”辅导员英语老师张瑾,“辣姐型”辅导员政治老师孟玲,加上笔者——辅导员组长,

7、“较真型”语文老师孙梅。在第一次辅导员会上,我首先跟辅导员共享了学生的大体情况,包括成绩、性格、家庭状况等,以便辅导员选择需重点关注的每小组的成员(每组大约8名——10名),同时,根据自身特长与性格选择自己工作重点,或学习,或卫生,或纪律,而班主任即辅导员组长全面共管。(二)营造气氛,激发潜力会上,还要求每个辅导员指导本小组成员制订一学期或一至三学年的个人成长计划;为本小组出张电子小报,含有一个有趣、充满激情的小组名称以及口号、措施或小组成员目标等内容。(见附录1、附录2)在辅导员组织下,班级各小组开展学习、活动竞赛;这样,别的班级参与学校

8、大型活动时或许只有一组人马,而我们创新班就可能有四组人马参与角逐!班级同学开始时对这种形式的管理制度很好奇,一直问笔者,若分到别的辅导员小组是否意味着他们被“领养”了,而我这个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