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ID:6637927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0

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_第1页
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50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比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microangiopathy,DMAP)及生化项目差异,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0例,分为早发组(诊断年龄≤40岁)和迟发组(诊断年龄>40岁),比较并发DMAP及生化项目的差异。结果:早发组T2DM患者并发DMAP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χ2=4.304,P<0.05)。早发组

2、T2DM患者HbA1c和TG水平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LDLC水平显著低于迟发组T2DM患者(P<0.01)。早发组与迟发组相比FPG、2hPG、TC及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较迟发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此为早期干预早发T2DM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减少DMAP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年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是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

3、M)的特征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T2DM患者存在过度的氧化应激、过多的反应氧化物(ROS),无论是在高血糖的直接毒性作用,还是在包括蛋白激酶C(PKC)旁路、多元醇旁路、己糖胺旁路以及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形成等在内的各项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中,均发挥极其关键的、根本性的作用。DMAP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N)和视网膜病变(DR)等。T2DM的发病率逐年在增多,发展中国家T2DM主要发生在中年或更年轻的人群中,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患者也不少见。学术界对“早发”和“

4、迟发”T2DM的定义尚未确定,国外多数将诊断年龄小于35岁或40岁者定义为“早发T2DM”。我们以诊断年龄≤40岁和>40岁为界限,将T2DM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们对早发和迟发T2DM患者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以并发DN和DR作为微血管病变表达平台来探讨早发T2DM并发DMAP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早发T2DM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0例,均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150例患者病程均限制在5a内(减少病程对D

5、MAP的影响)。根据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61例和迟发组89例,两组病程为(3.2±1.5)a和(3.4±1.3)a,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无微血管并发症(NDC)需眼底血管造影正常,尿mAlb排泄率(UAER)<20μg/min或尿mAlb/肌酐<37mg/g,或尿mAlb<22.5mg/L。DMAP包括DN和DR,DR患者为眼底血管造影异常者;DN患者诊断依据尿mAlb排泄率(UAER)≥20μg/min或尿mAlb/肌酐≥37mg/g,或尿mAlb≥22.5mg/L。同时排除急慢性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热或泌

6、尿系感染等引起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早发组33例并发DMAP,迟发组37例并发DMAP。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所有检测对象均过夜禁食12h,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5ml,用于检测FPG、2hPG、HbA1c、TC、TG、HDLC及LDLC。同时留取24h尿及晨起清洁中段尿5ml。  1.2.2检测方法  尿mAlb或尿mAlb排泄率(UAER):尿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FPG、2hPG、TC、TG、HDLC及LDLC,试剂盒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技

7、术有限公司提供;HbA1c采用乳胶免疫抑制凝集法测定。转贴于热点论文网http://www.lwhot.cn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糖尿病患者情况并发DMAP阳性率HbA1c和TG水平LDLC水平FPG、2hPG、TC及LDLC水平早发组年龄≤40岁早发组高于早发组高早发组低无明显差异迟发组年龄>40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