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语文刘艳芳微课说明文档案

15中语文刘艳芳微课说明文档案

ID:66414868

大小:4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9-23

15中语文刘艳芳微课说明文档案_第1页
15中语文刘艳芳微课说明文档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15中语文刘艳芳微课说明文档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望岳》授课人:长沙市十五中刘艳芳微课制作人:刘艳芳年级学科:九年级人教版语文微课内容概要:杜甫《望岳》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2.疏通诗意,当堂背诵3.结合背景体会诗中流露出来的诗人的情怀重点:结合背景体会诗中流露出来的诗人的情怀。难点:结合背景体会诗中流露出来的诗人的情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二、作者简介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

2、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称杜甫为“诗圣”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736)年,25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年轻时期那种蓬勃的朝气。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本文选自《杜少陵集》。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写东岳泰山。写了泰山景色的雄奇秀丽

3、以及登上日观峰的新奇感受。岳、岱宗在这里指的都是泰山。四、关于泰山泰山,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位居五岳之首,在山东省泰安市以北。“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而登泰山观日出,是古今游人最感兴趣的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五、读课文,自学探究1.首联是怎样突出泰山的雄伟高峻的?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峻.2.颔联是以什么来衬托山势的高大的?以“昏

4、晓分割”来衬托山势的高大.3.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4.尾联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六、合作探究: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的解释。第一、二句(首联):远望,侧面描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第三、四句(颔联):近望,正面描写泰山的高大。“割”,炼字,从山的背面来看,那普照大地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第五

5、、六句(颈联):细望,前一句正面描写,后一句侧面描写。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第七、八句(尾联):名句。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写法:对比,将群山和泰山对比,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2、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全诗紧

6、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则写细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蕴含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现了作者的雄豪抱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3、“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4、说出自己《望岳》

7、中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方法指导: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七、归纳总结《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八、当堂测试1、本诗作者是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自号“”,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

8、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