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ID:6647284

大小:1.4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1-21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yang修改版1名词解释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4.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5.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

2、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调剂:根据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研究药剂调配、服用等有关理论、原则和技术的学科称为调剂学。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与规格的药品。处方药:必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6.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7.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在一定

3、灭菌温度下)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8.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

4、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入,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1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13.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是: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5、15.HLB:即亲水亲油平衡值,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16.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17.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称为助溶,该第二种物质称为助溶剂。潜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其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称为潜溶,具有这种性质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18.25yang修改版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浑浊,甚至产生分层,冷后又能恢复澄明

6、。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转变点的温度称为昙点。19.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20.氯化钠等渗当液: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此时的溶液即是氯化钠等渗当液。21.巴布剂: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的贴膏剂又称巴布剂。22.分散片:3分钟即能崩解分散并可通过180μm孔径的筛网的片剂。23.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24.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25.靶向制剂:也称靶向给药系统(TDS),系指药物

7、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裹能将药物直接定位于靶区,或给药后药物集结于靶区,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正常组织的给药体系。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26.被动靶向制剂:指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后转运到肝、脾等器官而发挥疗效。主动靶向制剂:是指用修饰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转运到靶区浓集而发挥药效。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使药物在某部位发挥药效。27.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小囊。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