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

ID:6648316

大小:10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1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_第1页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_第2页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_第3页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_第4页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l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参赛作品:教学设计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作者:蒙杰伶(200710900059)指导老师:唐劲军(讲师)参赛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邮政编码:541004电话:15878353727电子邮箱:289567033@qq.com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1)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审查通过。(2)教学设计内容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3)教材编排逻辑分析①“承前启后”内容

2、分析(如表1所示)表1本知识点相关知识体系分析本知识点之前的相关内容本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本知识点之后的内容三种分散系的划分初中物理光的散射三种分散系的区分丁达尔效应结论“结构决定性质”元素化合物②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在内容上,本知识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学生掌握了三种分散系的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区别这三种分散系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胶体这一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在本知识点学习过程

3、中得出的“胶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丁达尔效应”的结论启发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应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学习方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课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③本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呈现特点:通过实验对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探究,得出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渗析、电泳现象和胶体的介稳性也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点

4、到为止,因此胶体的这些性质不需作为教学重点。2.学情分析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虽然丁达尔效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是其形成原理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介于以上两种因素考虑,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学生自主建构知识。3.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根据新课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

5、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启迪学生,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以实验和日常生活信息为培养皿,把“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诠释三维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中心理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科学、规范的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带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探究性的科学环境。二、教学设计方案(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胶

6、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过程与方法:通过丁达尔效应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课堂小结,一改由教师复述,变成由学生的自我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丁阿尔效应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美,在美中体验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和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丁达尔效应。教学难点:丁达尔效应。(3)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4)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7、图【问题】一个西瓜切三刀,最少能切几块?最多可以切几块?聆听,示意:最少两块,最多八块。“如何才能切成两块呢?”学生交流,回答:最少四块,最多:六块/八块。学生疑惑,好奇。场景一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示范:三刀切出一个三角形,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场景二学生给出了答案,“这个方法是不是很妙?XX的想法非常独特,我们鼓掌表扬。”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复习】在物质微粒的尺寸上切两刀:1nm上切一刀,100nm上又切一刀,得出了物质范围内的三个体系,它们分别是;其中溶液的粒子,浊液的粒子,胶体的粒子。那么,这三个分散系如何区分呢?可以用眼睛直

8、接鉴别吗?学生回忆,复习。学生答否。复习相关知识,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区分三种分散系的方法做好铺垫。【讲述】有人给实验室送来了三份样品,希望实验员能帮助鉴别一下属于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