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教案4

《红河谷》教案4

ID:6650833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31

《红河谷》教案4_第1页
《红河谷》教案4_第2页
《红河谷》教案4_第3页
资源描述:

《《红河谷》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河谷》教案教学内容分析《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红河谷》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

2、,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起始环节——聆听感受法课件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能分辨歌曲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初步体验合唱,为下面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2、新授环节——聆听,学唱、表现法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3、拓展环节——欣赏、讨论法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

3、趣。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歌唱中认识音程。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二)教学难点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的片段合唱《东方之珠》、独唱《东方之珠》。提问: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效

4、果?2、老师介绍什么是合唱。(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今天我们也来亲自体验一下合唱的艺术魅力。(二)新授1、发声练习4/41---︱3---︱5---‖1---︱5---︱1---‖合唱练习5---︱5---‖3---︱3---‖1---︱1---‖(先单条练习,在进行合唱练习)边唱边提示互相倾听别的同学的声音,在歌声中慢慢体会。2、初步聆听。(1)范唱歌曲《红河谷》。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速度。说一说歌词描写了什么?(2)集体读歌词。老师总结:这是一首加拿大

5、民歌,流传于加拿大以及北美洲红河一带,红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的土而得名,整首歌曲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3、学唱歌曲(1)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唱。(2)师带领唱。强调弱起开始,学生小声跟唱。(3)读节奏。XX︱XXXXXX︱XX.XO‖老师讲解连音线处的打法。反复练习读,边读边打。(4)指导唱曲谱。(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提醒唱歌姿势。4、进行二声部训,学唱歌曲低声部(1)师带领学生唱谱。(2)用“lu”唱旋律。(3)全体学生唱低声部。(4)二声部合唱尝试练习。(三)扩展欣赏合唱歌曲感受合

6、唱的艺术魅力1、聆听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合唱魅力,思考:为什么别人唱的那么好听?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2、我们再来唱一唱《红河谷》的两个声部,边唱边认真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加拿大歌曲《红河谷》,同时也亲自感受了合唱的艺术魅力,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合唱练习。(在音乐中结束这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本节课设计特点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初步进行合唱尝试课,在教学过程中即体现出了双基教学,又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以学生为主题,在聆听过程中逐步体会

7、合唱的艺术,并通在欣赏对比与实践感受中提找到自己的不足。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唱《红河谷》来了解合唱艺术。大多数学生没受过合唱的训练,他们对合唱艺术并不了解,这节课不但要求学生学会歌曲的演唱,还要让他们了解合唱,并且在合唱中感受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学中从导入部分就开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合唱尝试,并通过优美的歌曲来进行提高对合唱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后面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