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ID:6653730

大小:25.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1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_第1页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_第2页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_第3页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_第4页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朱乾根,第四版)1、寒潮天气过程:预报着眼点:与强大冷高压相伴的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当冷空气入侵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剧降10度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度以下者称寒潮。冷空气路径:经过关键区后有西路、西北路、东路三条路径关键区: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必须具备条件:冷源条件,引导条件重要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寒潮冷锋中短期天气过程的三种类型: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关键系统: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是寒潮中短期关键系统,五天以上是北大

2、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高压脊2、降水天气过程:一般降水形成条件: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暴雨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暴雨预报着眼点:水汽方程和降水率;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垂直运动条件的诊断分析;地形与摩擦对降水的影响。我国大雨带的活动情况:江南春雨期、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和东北雨季、华南后汛期、淮河秋雨期江淮梅雨的环流特征:高层、中层、低层、底层江淮切变线的形成和转换西南涡的形成:①西南地形作用;②500hPa面上有高原槽移动;③700hPa图上要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

3、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和环流形势。移动、发展和天气高空冷涡的形成:①高空西风槽加深,槽的南部断离母体而形成冷涡;②有两个或更多的低压北上与东北低压合并,于是高空槽充分加深形成冷涡。低空急流的定义形成和维持机制、与暴雨的关系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几种中尺度系统(P385-387):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中心,中尺度切变线,中尺度辐合线对称不稳定的定义及静力稳定度判据(P392)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这种机制称为对称

4、不稳定。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P395-396)1.锋面抬升;2.露点锋或干锋抬升;3.能量锋与Ω系统的触发;4.地形抬升作用;5.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6.重力波的抬升作用;7.雷暴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8.海陆风辐合抬升。1、雷暴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P401)①发展:上升气流贯穿于整个云体;②成熟:开始产生降水,并且由于降水物的拖曳作用而产生了下沉气流;③消散:下沉气流占据了云体的主要部分。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P403)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前者一般比后者强得多),以及垂

5、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在强雷暴中,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一个可以维持数小时之久的、近乎稳定的、较大较强的,以及高度有组织和不对称的垂直环流。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特征①风暴云顶:在几小时的生命期内,一直维持很高的云顶(最高可达18km以上)而升降幅度很小;②气流:云内垂直气流基本分为两部分,前部为上升区,后部为下沉区;③无(或弱)回波区:在风暴云的右前方有一个只有小云滴而没有(或很少有)大水滴的地区,有时也可能是无云的空穴;④风暴的运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对流云中层的风的右侧;⑤环境风:因为风暴云像

6、一个十分高大的障碍物,因此它迫使环境气流分成两股绕云而过。在环境气流与云边界之间会发生涡旋混合作用。飑的定义(P406)有许多雷暴单体排列而成的强对流云带,是线状的具有强烈对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其水平尺度月150~300km,生命期一般为4~10小时。冰雹云的主要特征(P408-409)①斜升气流强度较大,最大上升速度一般在15m/s以上。这样大的上升速度能承托住直径15~20mm的雹粒;②最大上升速度及水分累积区的高度一般在温度零度层以上,因此水分累积区中的水滴都是过冷水滴;③水分累积区的含水量较为丰富

7、,一般都不小于15~20g/m3,累积区厚度不小于1.5~2.0km。④有宜于形成“雹胚”的环境;⑤云内0度层的高度适当,不太高也不太低。按经验,一般认为以600hPa(或4km)上下为宜。龙卷定义(P410)雷暴云底伸展出来的到达地面的漏斗状云叫做“龙卷”。龙卷伸展到地面时会引起强烈的旋风,这种旋风称为“龙卷风”。龙卷是一种强烈旋转的小涡旋,中心气压很低,中心与外围之间气压梯度可达2hPa/m左右,所以其中心风力可达100m/s~200m/s以上,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中尺度的尺度范围(P411)介于大尺度

8、和小尺度之间的天气系统,研究水平空间尺度1~1000km量级,时间尺度1000~100000s量级的天气系统和现象。还可以分为中α尺度(100~1000km,1~5天),中β尺度(10~100km,3小时~1天)和中γ尺度(1~10km,1小时)。飑线和锋面的区别(P414)①锋面是气团的分界面,而飑线则是在同一气团中形成和传播的中系统;②从要素变化的激烈程度来看,飑线比锋面更为剧烈;③飑线是中尺度系统,其长度一般只有二三百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