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复习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

ID:665463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_第1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_第2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_第3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_第4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一、整体感知文章(文段)内容阅读材料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要把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要孤立片面地分析问题,确实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技巧是:1、答案来源:1.采摘材料中的关键词语。2.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合并浓缩。3.归并,就是将材料中的几个段落和几个小层的意思合并在一起来,兼收并蓄,全面而不会漏失。2、答案形成:要遵循又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重点语句来概括归纳,文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多余的不必要

2、的次要文字,留下达意能力强的重点词句。化繁为简,尤其是有字数限制的答案,更要这样做。二、概括文章(文段)主旨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对于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①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②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③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④从概括段意或分

3、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中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各部分之中,呀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⑤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要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2、格式法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三、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1、文中的关键词句主要指: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标

4、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标准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语或过渡句;展现人物形象或提示事物特征的语句;具有特殊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语句。2、如何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素:①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②注意指示代词的含义③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A、从字形上推断出其本义和与其相关的事物,再联系上下文的语言材料确定其含义B、运用联想的发方法,借助已经学的知识推论词语的用法含义C、借助上下文的联系,找出上下文中与词语有关的线

5、索、信息四、揣摩文章(文段)表达技巧1、文章的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或说明事物、阐述道理时,灵活运用一般的写作规则和写作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2、文章表达技巧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的表现形式主要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具体见下面图表: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文:对比、衬托、照应、渲染、象征等形表现手法说明文: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式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诠释议论文: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3、叙事(记人)性文学作品表达技巧①文体有:记叙文、散文、随

6、笔、小说、通讯、童话、新闻等②在选材上,主要表现为:选材典型、选材精当、剪裁得体、剪裁适度等在立意构思上,主要表现为:立意高远、立意深刻、立意新颖、构思奇特、构思新妙等在谋篇布局上,主要表现为:线索清晰、思路通畅、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等在语言风格上,主要表现为:语言精练、语言含蓄、语言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表现力等在写作特点上,主要表现为:祥略得当、首尾呼应、以简驭繁、疏密相间、正侧结合、明暗相随、虚实相生、欲扬先抑、托物寓意、借景抒情、象征衬托、巧设悬念等4、分析文章(叙事性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作用:、:①.对比、衬托表现人或景物的特征;②渲染、烘托

7、表现环境气氛,为突出中心服务;③铺垫、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突出所表达的感情或文章的主旨五、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作者的情感及表现形式:作者的情感,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它们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内容表现出来的。它有时蕴藏在字里行间,有时则直抒胸臆。2、语言欣赏的技巧:①富有表现力词语的赏析:记叙类文章一般用有着较强表现力的词语表现人或物的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语境具体表述词语所表现的人或物的特征。②运用修辞方法句子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或物的特征更加突出。比喻、拟人、夸张句赏析时,应表述出它的表达效果,

8、是表明事物的什么特征,还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③主旨句的赏析:主旨句的赏析应从主旨句在文中作用,包括点明中心主题,或总结全文,以及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