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

ID:6656332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1页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2页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3页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4页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 多媒体通信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题1.媒体、多媒体、超媒体的概念。媒体:存取和传递信息的最基本技术和手段多媒体:指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超媒体:利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技术2.超媒体是什么?多媒体与超媒体之间的关系。超媒体:利用线性网状方式对多媒体信心进行组织和管理超媒体是多媒体的子集3.超文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差别超文本是利用复杂的非数据方式连接起来的文体,核心思想是:链接超文本:是以文本方式为主利

2、用超链接构成的信息系统超媒体:利用包括声音、图像和其他因素使用超链接形成的全球信息系统4.多媒体数据如何进行压缩?冗余压缩或熵压缩:此类压缩是利用去掉信息中的冗余来进行压缩的,由于信息熵没有减少而且去掉部分还可以插入压缩后的数据中因此没有信息丢失熵压缩或有损压缩熵压缩是通过减少信息的熵来实现压缩的,由于熵减小故原信号不可恢复、在使用门限值进行压缩时,门限值以外的数据丢失不可恢复5.如何衡量一种压缩算法的好坏,举例说明。使用压缩比、重现质量、压缩及解压缩速率来判断压缩算法的好坏;6.简述音频信号数

3、字化的处理过程.抽样:在时间与进行抽样使数据离散化量化:把每个抽样值的幅度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编码:用二进制数来表示量化值7.IP电话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呼叫端的设备或软件将模拟话音或传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且压缩打包通过IP网穿给对方,对方的设备或软件受到信息包后进行解压缩,并且经过数模转化把数字信号转化模拟的话音信号传输到听筒或传真8.如何优化视频数据的编码。1使用帧间预测器:在一个真周期内预测器把前一个镇作为预测值,因而可以用瞬态中使用了帧减去前一个真由于前后量真的数据差别非常小没有运动的地方几

4、乎没有差别所以可以用相当少的数据表示2使用运动补偿:相邻的图片通常很相似,也就是说,包含了很多冗余。使用运动补偿的目的是通过消除这种冗余,来提高压缩比。3mpeg-4视频对象提取技术、vop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可分性和运动估计和补偿都可优化视频数据局编码9.简述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网络的技术特点,分析它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适应性。面向连接技术特点:面向连接技术在传输前需要先建立网络连接,即网络接纳呼叫并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传送数据,而且在数据传输结束后需要请求拆除连接并释放链接在多媒体信息传输时,面向连接

5、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稳定时延抖动仅有物理时延抖动有利于多媒体的实时传输,但是不支持组播面向无连接技术:可直接传送数据分组不用建立连接在多媒体信息由于不用建立连接服用效率高,省去了建立连接的实验符合多媒体传输的实时性,但是网络情况不稳定,不易得到固定的比特率,传输时延受网络性能影响大,因而时延抖动大10.IP的多层承载原理。基于IP的宽带网络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大容量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为传输通道,SDH/SONET、ATM或千兆以太网为组网模式,第三层/第四层路由交换机为交换平台,综合提供

6、基于IP的各种多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网络。基于IP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是一个在运行实时业务时能保证服务质量的IP网,各种宽带多媒体业务可以直接在宽带IP网上运行。这种宽带IP网络是一个真正的综合业务网,它可以提供数据、语音、视频的综合传输业务,并能为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用户接入因特网提供多种宽带接入。新一代的宽带网络技术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先进的网络传输和交换的基础上。目前实现宽带的IP网络的典型技术有:IPoverSDH、IPoverATM、IPoverWDM、IPoverDWDM等。宽带IP网络的业

7、务架构应是一个混合结构,应综合汇聚技术方案的优点,在宽带IP网的核心层,应采用IPoverDWDM或IPoverSDH技术建骨干网,提供充足的主干带宽,提供全网的关键业务和运营管理;而在其边缘汇聚层,可采用IPoverSDH技术来汇集各种业务。在网络的接入层,应采用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提供和局域网的平滑过渡。应该说,IPoverDWDM将代表着宽带IP主干网的明天11.MPLS技术原理。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

8、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MPLS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ATM和IP。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在MPLS中,数据传输发生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上。LSP是每一个沿着从源端到终端的路径上的结点的标签序列。现今使用着一些标签分发协议,如标签分发协议(LDP)、RSVP或者建于路由协议之上的一些协议,如边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