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ID:6657326

大小:2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1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1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2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3页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生理功能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吸入O2•排出CO2•稳定内环境呼吸过程三环节Ø外呼吸Ø气体运输Ø内呼吸肺通气: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肺通气的动力:压力差•呼吸运动:呼吸肌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吸气初期:肺容积增大,肺内压<大气压吸气过程中:肺泡被空气填充,肺内压吸气末期: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初期: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大气压呼气过程中:肺泡中的空气减少,肺内压¯呼气初期:肺内压=大气压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受外力

2、作用发生变形时所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度量弹性阻力指单位跨壁压(跨肺压、跨胸壁压)变化(△P),所引起的容积(△V)变化。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回缩力=1/可扩张性(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生理意义:①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②防止肺水肿3.了弹性阻力,从而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非弹性阻力•定义: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并随流速加快而增加,故为动态阻力。•组成:①惯性阻力②粘滞阻力③气道阻力:80%~90%肺通气功能的指标的评价一肺容积二肺容量三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血

3、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气体的扩散: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过程。动力是气体分压差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压力混合气的总压力等于各气体分压之和张力:溶解的气体分子从液体中逸出的力,就是某一气体在液体中的分压气体扩散速率及影响因素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为气体扩散速率1.气体的分压差:气体间的分压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2.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与溶解度成正比,与分子量成反比溶解度是单位分压下溶解于单位容积的溶液中的气体量扩散系数:溶解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3.扩散面积和距离:与扩散面积(A)成正比,与扩散距离

4、(d)成反比4.温度: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T)成正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气体扩散速率•2.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3.呼吸膜的面积•4.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意义:通气量与血流量配比,肺泡气体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的运输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运输的O2中98.5%以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方式存在,1.5%以单纯物理溶解方式存在。O2与血红蛋白的可逆性结合特征: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的影响2.氧合反应:Fe2+与O2的结合3.1分子Hb1个珠蛋白4个血红素-4分子O24.Hb的变构效应:去氧Hb为紧密型(t

5、enseform,T型);氧合Hb为疏松型(relaxedform,R型)。R型Hb对O2的亲和力为T型的数百倍5.O2与血红蛋白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所结合的O2量氧饱和度=氧含量/氧容量上段中段下段影晌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波尔效应(Bohreffect):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影响其它因素CO2的运输血液中的CO2两种形式运输:物理溶解的CO2约占总运输量的5%,化学结合的占95%1、物理溶解方式:每100ml的血液只能运输0.3ml的CO2。2、碳酸氢盐结合方式:从组织扩散入血液的

6、CO2进入红细胞后形成H2CO3,进一步解离成HCO3-和H+。HCO3-载体扩散入血液(Cl-同时进入红细胞),多余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3、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结合方式:一部分CO2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2+H++CO2=HHbNHCOOH•何尔登效应(Haldaneeffect):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这一效应称•CO2解离曲线二者之间接近线性关系,没有饱和点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神经元分类根据呼吸神经元放电与呼吸节律的关系将呼吸神经元分为多种类型。吸气神经元、呼气神经元呼吸神经元分布延髓呼吸神经元分布两个区:背侧呼吸组神经元腹侧呼

7、吸组神经元呼吸节律形成机制机制:①起步细胞学说②神经元网络学说①起步细胞学说:延髓内有起步样神经元的节律性兴奋②神经元网络学说呼吸节律的产生是延髓内呼吸神经元间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多种模型:最有影响20世纪70年代呼吸模型①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②吸气切断机制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一)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1.化学感受器 适宜刺激是血O2、CO2分压和H+浓度变化的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peripheralchemoreceptor)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chemoreceptor)周化学感受器对血O2分压和H+高度敏感CO2、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