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ID:6660560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1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7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泰兴市外国语学校马鸿君第一部分选择题一.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来,填入下表中(1-----6每题2分,第七题3分,共15分)题号1234567答案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裨益(bì)契约(qiè)镌刻(juān)蓦然(mò)B.跻身(jī)荟萃(huìcuì)自诩(xǔ)咫尺(zhǐ)C.和煦(xū)灼热(zhuó)汲取(jí)卷帙(zhì)D.迸发(bèng)芊芊(qiān)浸渍(zhì)归省(xǐng)2.下面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农民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C.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D.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奥运领奖台上,刘翔高兴得忘乎所以。B.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学生画册上。C.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而且也不肯说句振奋人心的话。D.伽利略的老师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4.下列各句意思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我们三个一组,向前推进。B

3、.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D.他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诺曼底”号遇难记》、《社戏》、《伟人细胞》、《一面》体裁都是小说。B.《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童年的朋友》的作者分别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他们都是俄国人。C.《幼时记趣》围绕“记趣”这个中心,叙述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个画面;《社戏》围绕“社戏”这条线索,详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社戏后的余波,略写去看社戏的全过程。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赞美之情。6.

4、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至之市(到……去)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指示代词)或王命急宣(有)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私拟作群鹤舞空(比)明察秋毫(眼力)匠师如其言(遵照)则素湍绿潭(不译)C.盖钉板上下弥束(因为)贻以金钗(用、把)虽乘奔御风(奔驰的快马)沿溯阻绝(顺流而下)D.略无阙处(完全、全部)二虫尽为所吞(被)太祖乃悟(才)每归私第(大的宅院)1.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⑴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⑵嗬!沙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⑶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⑷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

5、清楚楚了。A.⑶⑴⑷⑵ B。⑶⑵⑴⑷ C。⑴⑷⑶⑵ D。⑵⑷⑴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一.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2.画出下列成语中的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贮蓄潜移默化轩然大波变幻莫测碧宵轻飞蔓舞锲而不舍相题并论履历邪魔鬼崇根深蒂固摇摇欲坠改正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5分)(1)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4.仿照下面的格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4分)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不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

7、牺牲的血雨。(1)冰心将“现时”与“当初”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不少的俗语、谚语、名言、警句也包含这首诗所揭示的深刻道理,请至少写出2句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