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

ID:6677123

大小: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2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_第1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_第2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_第3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_第4页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练习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唐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生查子·元夜【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⑴ 简要分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⑴“桃花依旧笑春风”间接抒情,情感表达得含蓄委婉;“笑”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桃花迎风怒放之态,反衬诗人感伤之情。“泪湿春衫袖”直抒胸臆,情感表达得率真充分;“湿”字形象地表达了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共4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⑵不少评论者认为,《生查子·元夜》的创作受到了《题都

2、城南庄》的启发,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所受启发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①都包含着一前一后(一昔一今)两个相同的场景。诗是“去年”和“今日”,词是“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诗的场景是“此门”,词的场景是“花市”。②整首诗或词都能选用一个具体意象作为贯串线索,诗以“人面”“桃花”为线索,词以“花与灯”为线索。③都能通过今昔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事不同的映衬对比,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诗慨叹“人面不知何处去”,词则感慨“不见去年人”。(共6分,每点2分,答出相同点1分,举例分析1分)阮郎归·客中见梅赵长卿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肠未

3、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1)上片中的“年年为客遍天涯”,从哪两个方面写羁愁之深重的?(2分)(2)“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突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梅花?(4分)(3)词作借梅花抒发游子之情,请简要说明。(4分)15.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老夫”“太守”指____▲_______。“孙郎”指____

4、▲_______。(2分)(2)“左牵黄,右擎苍”中,其中“黄”指___▲____,“苍”指___▲____,这是___▲___的修辞手法。(3分)(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苏轼(作者、诗人);孙权(2分)(2)黄狗;苍鹰;借代(3)(3)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现了渴望杀敌立功,(2分)报效朝廷(2分)的壮志豪情(1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李侍郎赴常州[来源:学科网

5、ZXXK]贾至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分别赏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4分)(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10.(1)第一首诗的首句,描写时令气候(营造凄凉气氛),(2分,答到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也可得2分)第二首诗的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2分)(2)同:都表现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或“依依惜别之情”)。(2分)异:前者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2分)后者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显得乐观

6、开朗。(2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秋日怀弟谢榛①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注]①谢榛: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1)诗的颔联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之情感的?(4分)(2)颈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6分)10.(1)①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②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4分。每点2分)(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1

7、分),表现了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6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2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金陵怀古 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4分)▲(3)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请简要分析。(4分)▲10.(1)①点明

8、怀古的时令、地点;②点题(破题);③渲染了一种孤寂、萧索的气氛,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