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

[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

ID:6677791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2

[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_第1页
[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建筑设计]浅析古建筑如何防水古建筑经历风吹雨打,年代久远,需要不定期的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又需要注意许多问题。防水问题就是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之一。那么,怎么处理古建筑的防水问题呢?作为行业翘楚的远景古建筑设计专家有自己的视觉:在古建筑防水处理上,灰的使用非常普遍,也很考究。灰背、泥背的使用,通常称为苫背,具有防水和保温的双重作用。保温垫层和瓦顶防水,这是在木构架上的椽子、飞椽和望板铺钉好后的屋顶头道工序。需要注意的是,古建筑其屋面防水,最好采用泥背、锡背方式,以获得更加理想的防水效果。       其次,盖瓦时铺成

2、的灰条要均匀、充实,“用灰不见灰”等技术要求都应该在施工中加以注意。此外,古建筑维修中的防水工艺种类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官式作法、民间作法。按建筑规模又能够分大式作法、小式作法和宫殿作法等。其中,小式或大式建筑屋面通常分为七层,包括木基层(椽子,上铺木望板);滑秸泥背层;护板灰;月白灰背;瓦汤;瓦面;青灰背等。其中月白灰背、青灰背、滑秸泥背是古建筑中最重要的防水基础层,与现代建筑钢性防水屋面中采用的多层防水砂浆作法相当,也是层数越多,其防水效果越明显,多层的防水层,就是常说的“灰背”或“苫背”。       在进行古建筑施工时

3、,其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步,在木望板上面抹上一层深月白麻刀灰,厚度一般为1.5厘米,这层灰也称作护板灰。护板灰比普遍麻刀灰稍软即可,灰中的麻刀含量能稍少一些,护板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望板和椽子。       第二步,在护板灰上苫3-2层泥背,通常小式建筑大多用滑秸泥。滑秸泥是用泼灰和黄土拌和闷7小时后,做成掺灰泥,泥和滑秸体积比5:1,再加入被石灰水烧软的麦秸拌制,每层泥背厚度不应该超过5厘米,每一层泥背苫完后,都要要用进行“拍背”,使泥背变得密实。       第三步,在泥背上苫2-3层月白灰或大麻刀灰,每层

4、灰背的厚度在3厘米左右。要反复赶轧坚实,复刷青浆和轧背,赶轧的次数要遵循“三浆三轧”。苫背结束后要适当“晾背”,然后再上瓦。在古建筑设计、仿古建筑设计等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需要设计师和施工方共同注意,才能更好地设计、打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风华,古建筑防水问题也是众多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可以避免类似问题出现,更好地保护和设计古建筑、仿古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