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式管理_批判

_中国式管理_批判

ID:6679829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2

_中国式管理_批判_第1页
_中国式管理_批判_第2页
_中国式管理_批判_第3页
_中国式管理_批判_第4页
_中国式管理_批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_中国式管理_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_中国式管理_批判《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东方管理思想”笔谈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由于日本管理思想强调情境和相互的关系,而非事实本身或直接的利益结果,这也是造成日本管理者与欧美管理者相互理解上存在分歧的根源之组织。从管理组织上看,东西方也有明显不同,西方管理学将管理组织看作达成目标的有效系统,而东方管理思想则去除了管理组织的“理性”色彩,强调组织(包括管理组织)是基于血缘或情感的深度连接。例如,美国企业管理更多借助责任和制度,而日本企业管理更多借助伦理的力量,所以,日本更重视企业文化。事实上,“企业文化”恰恰是对日

2、本企业管理成功经验的总结成果之控制。在西方管理学中,管理职能通常被理解为计划、组织、决策、控制、指挥等方面。虽然不同管理学家对有几个主要职能存在争议,但上述几个方面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在东方管理思想中,管理职能则集中在“控制”上,而且是以道义为导向的控制。例如,在中国,建立国家之初,氏族内成员间的关系借助宗法制而直接转化成家—国政治关系,氏族关系在形成国家之后仍然顽强地保留下来,并通过“礼”、“德”等观念而被强化。又如,日本管理思想的最主要实践成果是“精细生产方式”,又被称为看板方式或准时生产制。它不同于美国福特生产方式,后者注重全局性、规模性。精细生

3、产方式的具体过程是:从最后一道生产工序开始,逐渐往前推,每一道工序都把后一道工序看成自己的用户,按照用户的需要进行生产,而用户把自己的需要详细地写在一快醒目的板上,通过看板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这种管理方式的思维是从结果控制人手。管理者。管理者无疑是管理活动的主体。西方管理学将管理者视为组织内承担权力与责任的主体,但东方管理思想则倾向于从人格魅力上去理解管理者(应当看到,这是显文化和精英思想的主张,体现了德治主义或德本倾向,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不少管理者却陷人霸道与争斗之中—笔者),即管理者的德比才更重要,个人的好意比组织的使命更重要。例如,日本企业管

4、理实践在战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批批杰出的企业管理者创立经营卓越的企业集团、企业帝国,其间体现出了他们的极大个人感召力:他们注重管理的价值取向(避免了西方管理价值中立的极端),强调集体决策的实施并创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决策措施,关注中下层管理者的培养(在组织内而非组织外的培养)等。“中国式管理”批判口杨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管理有固定的模式吗?同一模式的管理能运用于不同地域吗?管理仅仅是一种方式、手段还是具有更高的价值意义?管理如果具有价值层面的意义,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是固定的吗?换句话说,某种固定的方式只能实现某种价值吗?这些问题,

5、都将通过我们对“中国式管理”所展开的批判中得到解决。一、“式”与价值、载体问题首先在这个“中国式”之“式”上。《说文解字》中说:“式,法也。”式的本意是法典、榜样,引申为形式、模式或方式。式在时空中意味着相对的封闭性与固定性,它的形成和存在受到其所附着的具体内容载体和载体背后的价值内涵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是说,式涉及价值和载体两方面的问题。管理,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活动,被定义为根据人力、财务、物质和信息等组织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管理涉及到理论、工具以及价

6、值取向等多方面问题。在理论上有以泰勒开创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始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有电子计算机等定量化、精确化的高科技手段和工具,在运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杨名(1979-),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一62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东方管理思想”笔谈行环境中又有不同的社会组织相互发生关系,在价值取向的实现方面则有不同的管理哲学。总之,管理所涉及的领域是多重又交错的。从哲学的层面来看,管理是人类认知并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和形式,这其间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更内在地含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与价值意义。管理哲学则是对管

7、理这一过程和形式在认识和方法以及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体系性总结,具有实践性和价值实现的超越意义。然而,目前在大陆比较流行的“中国式管理”就不太符合以上的分析。台湾曾仕强是中国式管理的积极提倡者,他的《中国式管理》一书之目的在于揭示并有效运用“中国式管理”,他所说的“中国式管理”是从哪个角度人手的呢?曾先生在序言中说:“管理必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增强效果,所以各地区的管理哲学不太一样。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察,大概谁也不会否定中国式管理的真实存在。”可见,曾先生所理解的中国式管理是从哲学的层面人手的。然而即便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看,“中国式管理

8、”的提法仍是要受到批判的。二、“中国式管理”自身的悖论中国,在这里首先是一个价值概念,所要表现的是中国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