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

ID:668159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2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_第1页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_第2页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_第3页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材金银花采摘加工技巧1、采花时间:采花时间在上年9-12时,有露水时和降雨天不宜采,如有烘干设备也可采摘。上午采的花青白色质重,干燥容易,香气浓厚,出商品率高,质量好。中午以后和阴天采的花质较差,加工率低。从花的发育过程看,习惯分为青蕾、绿白、大白针、银花、金花凋萎花几种情况。以花蕾上部膨大,长成棒状,青白色时为好,习称为大白针。这时花即将开放,为最佳采摘时间,可以加工出优质商品。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竹篮或藤笼,不能用布袋塑料袋、纸盒装,以防受热生潮,体内的酶和蛋白质发酵,变色生霉。花蕾和花组织很嫩,必须轻采轻放,忌用手捋掐紧压,以免影响质量。  3、晾晒干燥:采后随即进行干燥,晴

2、天晾晒。用竹箔或草席摊薄晾晒,厚度1厘米,不能多翻动。七成干时放在明处散热发汗,再复晒至干。达到花不变脆和破烂为度。阴天雨天须微温烘干,先以35℃-40℃微温烘2-3小时,再升高到50℃温度烘至9成干,不破损。种植面积大和产区应建烘房,严防发霉,提高商品质量。一般6-7公斤鲜花干1公斤商品。  4、加工分等:加工须从采花和干燥抓起,最好按质别分开干燥,随时拣去杂质,多产一等商品。金银花商品国家标准分为四等。  一等:货干,花蕾呈捧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3、与一等基本相同,唯开放花朵不超过5%。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三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黑头不超过30%。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货干。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近期货紧俏销,一般多加工为混等。但种植应重视质量,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原则,建成产业化基地,创道地名牌商品,提高信誉和效益。加工有晾晒和烘干2种。(1)晒干1970年以前,山东产区多选背风、向阳。日照长的平地或石板,在早晨把花薄撒一层,当天晒当天收,此法省工省时,

4、但遇风天、阴雨天就会影响质量。1970年以来,多用筐晒法。用木棒制成长约1.7米、宽约0.7米、高5-7厘米的筐架,用高粱秸或席(高粱秸不去皮,席要翻用,利吸水)做底。每筐晒鲜花2.5-3千克。将筐南北向置通风向阳处,北部垫高,晒至八成干后,可倒入席上翻晒。夜间或遇雨可将筐罗放在院内,筐与筐之间放两根横木,上盖席(或防雨具)。花蕾达八成干时,绝对不能翻动,否则变黑,质量下降。(2)烘干1975年后开始采用。主要是在烘干房内进行。操作程序主要是:预烘(室温30℃)一装花(35℃,每2-3小时上、下层花筐对换)→加温与通风(40℃时通风,5-10小时内,温度保持45-50℃.通风每次5分钟,1

5、0小时后,温度升至55℃时即迅速干燥,共约18小时)→出炕(出炕前1小时减火,并通风,当温度下到10℃以下,银花八九成干时,将花筐端出晾干)。烘干时,建立烘房一般采用两间式,长6米、宽5米,房子的一头修两个炉口,房间内修回龙炕式火道,房顶留烟筒和天窗,在离地面0.3米处.每间房前后墙各留相对的一对通气孔,房内两侧离墙20厘米处各设钢筋或木头烘架一个,架间留1.4米的通道,架长5.6米、宽1.6厘米、高2.6米,架分10层,层距20厘米.底层离火道40厘米,每层放金银花筐子8个,筐间距10厘米,共上花筐160个。上花前先预烘,去除室内潮气和提高温度,当室温上升至35℃时即可装花,鲜花厚度保持

6、在3-4厘米,将筐子整齐地排放在烘干架上,关闭门窗,堵塞通气孔,进行烘烤,每烘2-3小时,要将上面和下面的筐子倒换一次位置。装好金银花后,要立即增加火势,当室温提高到40℃左右时,鲜花开始排水,可打开天窗,排放水气。5-10小时内,室温应保持在45-50℃,打开气孔,使水气迅速排出。如温度不够,可将气孔的一部分或全部堵塞,待室内潮气大时再通风,每次只可5分钟左右。10小时后,鲜花的水气大部分排出,室温达55℃,金银花迅速干燥,一炕历时18小时。出炕前l小时左右陆续减火,并一直通风透气,温度降至40℃以下,握之顶手、有响声时,就可将花筐端出。无论晒干或烘干,均应在l-2天后再烘(晒)一次,使

7、其干透。目前山东产区,花农主要用筐晒法,烘房早已关闭或改为它用。药材公司加工厂多用硫磺熏蒸法,现应禁止采用。(3)加工研究鲁灵恩等以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和绿原酸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质量的影响,测定丁细苞忍冬和拟太毛忍冬不同加工品(蒸品、薰晒、炒晒、生晒)的总挥发油和绿原酸含量,结果以熏品含量最高。郭宏滨等对金银花的4种不同加工方法,即晒干、阴干、蒸晒、硫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以阴干法绿原酸含量最高,和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