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

ID:6699786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22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初探【摘 要】: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成为教育的时代特征。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同时根据农村中学和教师实际提出促进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中学教师 专业化成长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

2、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可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和课程改革的成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但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学受硬件设施、教育观念、师资配备等因素的困扰,使得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缓慢,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教学质

3、量。因此,分析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有的观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对于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人类社会的伟大在于自身的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教师职业化的提出和实践,即是教师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阶段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自我提升的必然结果。新课程改革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

4、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是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二、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中学教师缺乏理想信念、自主发展和专业研究意识淡薄农村中学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是阻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一些农村中学教师,面对不尽人

5、意的工作境遇,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也放弃了做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人生追求,放弃了安贫乐道的精神苦旅。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一年四季忙碌于常规性事务中,惰性悄然滋长,一大部分教师每天上完规定的课程,剩下的时间一般会做些小生意或者就是与麻将和扑克为伍。长此以往,热情越来越低,工作成了谋生的手段,而非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另外,由于地处农村,各种信息闭塞,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多老师认为,只要把课上

6、好,就是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了。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欠缺、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许多农村教师努力进取都是为了自己职称评审,为了自己能加到几百元的工资。等到职称评审通过后,这些教师的进取心一下子消退了,他们都不再去研究,也不再去写论文,很多时候都是在应付各种检查。很少有教师为了能成为学校某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而去努力的。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研究意识淡薄,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将严重制约着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了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农村中学教师缺少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

7、、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大部分农村中学师资仅能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而且教师专业不专、专业难专,经常拆东墙补西墙或使用代课教师,加之,一批学校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几经抽调,教师同伴互助的环境难以实现。同时,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的落后,使教师又缺少健康成长的外在环境,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具体有效的专业引领,特别是课改专家面对面提供技术性、专题性的指导。各级教科研机构,在次数有限的下乡督导检查中,“督”的较多,“导”的较少,教师听到“不能怎样”较多,“应该怎样”较少,无所适从、忙于敷衍,最终难成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如果没有专家

8、的真正协助和纵向引领,势必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很难得到快速提升,久而久之,农村中学教师在不自觉中成了井底之蛙,走向集体平庸。(三)校本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校本培训工作是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