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

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

ID:6704350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3

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_第1页
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_第2页
资源描述:

《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摘 要:教材中燃烧条件实验受课堂教学环境的局限有污染大,安全性不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弊端,通过教者在教学中的探索,探索出一种便于操作、现象明显、能消除污染环保安全的实验方法。关键词:燃烧条件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环保安全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

2、积极探究,体验探究乐趣,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习燃烧条件时有两个探究实验,按教材原方案演示第一个实验时,该设计有两个弊端:①课堂教学在没有通风橱或不方便使用通风橱的情况下,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污染空气,②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通过铜片传给红磷,往往容易引发红磷燃烧,影响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得出,同时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也会污染空气。演示第二个实验时该设计有三个弊端:①该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成功率较低。导管向水中通氧气后,白磷被

3、气流吹动后易在水中漂浮游动,又由于导管口径小,通入氧气气泡就小,与白磷的接触面也就小;并且白磷在水中与氧气接触的瞬间,易爆裂为许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随着氧气鼓入而被搅动在水中分散开,气泡根本无法突破白磷珠与水之间的界面,不能接触白磷而使燃烧现象不明显。②不安全:白磷易窜至水面燃烧,使得火花飞溅,很不安全。③污染大: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浓烟易从水中冒出污染空气。通过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我对此实验进行如下改进:白磷热水红磷 空气空气气球气球第一个实验装置图:热水白磷红磷白磷图1教材原实验方案简图      

4、 图2改进后实验方案简图第二个实验装置图白磷热水氧气白磷热水氧气图3教材原实验方案简图      图4改进后实验方案简图 课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第一个实验:(如图2)用500ml的烧杯,倒入约300ml的热水(80℃左右),取绿豆粒大小的白磷放入其中;把分别盛有少量红磷、用吸水纸吸去上面水的白磷并用橡皮塞塞上的两支干燥的大试管(32x200mm)同时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这个实验中两支大试管分别少量盛白磷和红磷既便于实验对比观察又能克服了原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放出的热将红磷引燃烧的可能,该实

5、验中通过试管、胶塞和气球,将开放体系中的燃烧改为密闭体系中燃烧,从而消除了原方案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对空气的污染,实现实验过程的环保。(说明:第一个实验中用大试管32x200mm的试管效果较好,如果试管太小试管中空气量太少白磷燃烧现象不很明显)2、第二个实验:(如图4)事先将气球用细线系在玻璃管的一端再配上一个弹簧夹制作一个小的贮气气囊并在实验室中收集好氧气,把充有氧气的气囊连接漏斗向第一个实验烧杯中的白磷鼓气(热水温度在60-80℃)。鼓气前,用漏斗慢慢向下罩住白磷,然后打开弹簧夹鼓入事先用气囊收集的

6、氧气,观察现象。这个实验中把导气管换成漏斗易于对准水中白磷送气,使白磷与氧气更能充分接触,燃烧现象非常明显,该实验中改用气囊贮存的氧气向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比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气流量大,能让白磷在水下持续燃烧,现象更明显,既能避免因发生器中产生氧气速率不够大,气泡根本无法突破白磷珠与水之间的界面,不能接触白磷而导致实验失败,气囊收集的氧气又能供多班教学多次使用,便于课堂演示。  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实验资源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既为学

7、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