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

ID:6704908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3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_第1页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_第2页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_第3页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_第4页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土情结 有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土情结有关知识1、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

2、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

3、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

4、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到家乡的气候变化要写封信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捎信的人要走了,我把封好的信又打开,再看一遍。复恐二

5、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8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

6、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诗人对于妻子发来的关于自己归期的问信的直接且直白的回答。这句诗看似平直,但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潜在的情感内容。!“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诗人最不愿给出的却又是只能如此给出的唯一的答复,可以想见,在这句平直的答复的后面,隐含了诗人心中多少哀伤、惆怅和无奈。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我认为这是全诗中写得最精彩的一句。“雨涨秋池”来暗喻思亲怀乡之情也是至为贴切的妙笔。春愁如流水,虽然绵长,却也至少还能够“东流”,可以排遣;但

7、这思亲的怀想,却是如秋池雨漫,时时增长却又无处可消磨渲泄的。这种思亲怀乡之情在胸中不断地郁结,却无处、无法排遣,直至壅塞,涨得人胸闷心痛。这样的思亲的痛苦,实在是比尚可暂时排遣的愁绪更深、更甚!三四两句虚写,是诗人对企盼中的未来终于能够还乡与妻子重逢时的情景的想像描述。因为归期无定又愁思难遣,所以只有以希望和期盼来自慰和安慰远方的至亲之人。这种很自然的然而又是无奈的期许,虽然是一种积极的努力却也依然充满了苦涩。最后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里又用了一个“巴山夜雨”。一首只有二十八个字的诗里,却有八个

8、字是重复的,看似罗嗦浪费,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最佳表现方式。当羁旅生涯结束,亲人终于得以重逢,面对面,手牵手,但是所谈的竟然还是不得见面时的情境,可见这别离相思之苦有多深。只不过往日的苦思如今回味,已经化为温馨的记忆,此“巴山夜雨”不是彼“巴山夜雨”,已经变成了滋养亲情的新的养分。4、渡桑乾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诗中的“霜”有那些含义?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