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

ID:6707330

大小:9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3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_第1页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_第2页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_第3页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_第4页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2)综合测试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材料力学(2)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科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变形问题。这类问题是超静定问题。超静定问题的求解一般要联立的条件才能求解。A.两方面;B.三方面;C.四方面;D.五方面;2.材料力学中内力(即轴力、扭矩)的符号规则是根据构件的来规定的。A.变形B.运动C.平衡D.受载情况3.材料力学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是。A.叠加法B.能量法C.截面法D.解析法4.材料许用应力,式中为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料极限应力应选________。A.比例极限;

2、B.弹性极限;C.屈服极限;D.强度极限;5.不属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的是。A.连续性;B.均匀性;C.各向同性;D.各向异性;6.以下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工程实际中构件往往受几种变形的组合作用;B.线应变和角应变都是无量纲的量;C.角应变的单位不是用弧度来表示的;D.应力的单位是Pa;7.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2)应变为无量纲量;(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处的应变均为零;(4)若物体的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变形;A.(1)(2);B.(3)(4);C.(

3、1)(2)(3);D.对全;8.对于塑性材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错误的:(1)试件受拉过程中出现屈服和颈缩现象;(2)抗压缩强度比抗拉伸强度高出许多;(3)抗冲击的性能好;(4)若构件中存在小孔(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对构件的强度无明显影响;A.(1)(2);B.(1)(2)(3);C.(2)(4);D.全对;9.关于变形和位移的关系,下面不正确的结论是。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无变形;C.若物体产生变形,则物体内必有一些点有位移。10.物体小变形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

4、杆件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B.结构上点的位置与其原始位置相比为微小的变化;C.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变形;D.变形量相对于物体本身的主要尺寸来说,是一个很小的变形量。二、计算题:1.图示单元体各微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即采用平面应力状态求解的几何法)求该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题二.1图2.承受扭转的变截面圆轴,如图(a)所示。其中,。若外力偶矩、直径、长度和剪切弹性模量均为已知,求圆轴扭转变形时储藏于圆轴内的应变能。题2图3.有一轴向拉伸试件,横截面面积为的矩形。在拉伸试验时,当试

5、件上一点处在与轴线成角的微截面上剪应力时,试件表面将出现剪切滑移线。试求试件此时所受的轴向拉力的大小。4.在矩形截面钢拉伸试件的轴向拉力时,测得试件中段点处在与轴线成角方位上的线应变为。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试求试件材料的泊松比。题二、4图5.从一铸铁构件的危险点处截取的单元体和单元体各微截面的应力大小如图所示。已知构件铸铁材料的泊桑比为,许用拉应力为,许用压应力为。试按第一强度理论和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题二、5图6.一铁路路标圆信号板,直径为,装在空心立柱上。空心立柱横截面为空心圆,横截面外半径为。立柱高,水平

6、拐宽为,如图所示,材料的许用应力为。当信号板所受的最大风载为时,试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即最大剪应力理论)设计空心立柱的厚度。题7图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D;5.D;6.C;7.D;8.C;9.A;10.D;二、计算题:1、2.承受扭转的变截面圆轴,如图(a)所示。其中,。若外力偶矩、直径、长度和剪切弹性模量均为已知,求圆轴扭转变形时储藏于圆轴内的应变能。题3图解:轴在AB和Bc段的扭矩和截面均不等,如图(b)所示。但在各自段内却是相同的。因此必须分成两段计算其应变能,然后相加,便得整个圆轴的应变

7、能。题3图3、解:4、解: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