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

ID:6721258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3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_第1页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_第2页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_第3页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_第4页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应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羁绊作者简介:李军强(1976-),男,甘肃平凉人,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法政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海福(1977-),男,甘肃天水人,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法政系助教,主要从事教育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对《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的回应李军强王海福[摘要]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改变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而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发展的现状。当

2、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实施的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协同发展,并非“轻视知识”思潮的反映。[关键词]应试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先生在其文章《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中认为,在近十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讨论及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对“应试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这种教育思潮在实践中将导致的后果恰恰是会降低人才培养的素质。文章的主题

3、突出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新课程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接受式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倾向表示出极度担忧。本人在认真诵读该文章后对文中一些观点不能苟同,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作者商榷。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与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王教授在文中认为“要把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是一种“要认真对待和克服”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果真如此吗?“应试教育”是多年来我国教育弊端的突出表现,这一提法形象地反映出了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异化为考试工具,“一切为考试而教,一切为考试而学”的现状,和人们要求尽快变革这一现状的强烈呼声。我国的教育过于侧重其筛选功能,将教育的各

4、阶段异化为更高一级教育的预备阶段,因而,应对考试选拔成了教学目的,而其他一切都成了服务于考试的手段。正如美国当代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公共教育体系的顶峰被认为是进入或完成大学学程。因此,在100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中,只有约10%的学生被认为是由于天资或教养而能适合高等教育的严格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于在教育体系不同阶段所淘汰的90%的学生兴趣极微。在这种十分浪费的做法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观点:只有很少的人真正能完成中学或进入并完

5、成高校学程。教育的基本任务被假设为:鉴定少数可以进入并完成中学学程,然后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1]并十分尖锐地指出,这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法定的10年到12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我和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2]的确,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英才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这种教育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全面的、终身的发展,客观上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受到较好的教育。“英才教育”和

6、“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必然会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有为“精英教育”提供合法性基础的危险。这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也轻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追求全面发展,因而也就培养不出真正的“精英”。王教授在文章中为应试教育做辩护:“再极而言之,应试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好?谁要是访问幼儿教育专家或亲自到幼儿园去观察就可知道,儿童在游戏时特别喜欢别人考他们,他们十分关心并要求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在伙伴中所处的位置及名次,争强好胜,这正是美好人性的表现之一,我们哪能一

7、味地反对考试、应试和‘应试教育’?”诚然,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评价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考试评价,教育的质量将难以保障。事实上,从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来看,考试评价正在走向淡化其选拔功能而看重其疹断功能的趋势。考试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把学生分等与分类”,而“应该用它来改进教与学”。评价应该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它是“简述教育的重要长期终极目标与教学任务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确定学生按这些理想的方式发展到何种程度的一种过程”。[3]说到底,考试只不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我们否定“应试教育”也绝不是要否定考试本身,而是要

8、求摒弃传统考试中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以及把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