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

ID:6722316

大小: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3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_第1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_第2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_第3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_第4页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3课题 楷书源流与赏析――楷书的延续共3课时第3课时.课型书法理论、欣赏课、技法练习课教学目标介绍宋代及以后的楷书的成就,代表书法家的作品风格。熟悉主要楷书大家的风格及主要作品课程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楷书在延续时期能够的名家及主要作品。教学重点楷书延续时期名家书帖的欣赏及各家艺术特征的分析与总结楷书的结字与点画特征的分析,临习技法技巧。教学难点宋代,楷书的技法原则已基本确定和稳定下来,此后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书法家个人风格的差异。对于宋代及以后有代表性楷书名家经典作品,应该主要以书法家个人审美追求的表现来认识和体会。学

2、情分析学生对楷书的熟悉程度较好,所以理解起来不算困难。但书写临习课更多要从书写技巧(笔法)加以讲解,让学生回到规范上来,还须进一步引导。设计理念故事导入,多媒体展示、情境体验教学辅助教师:书法工具,演示作品或多媒体等学生:教材,练习书法的工具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明A.组织教学:按美术课教学常规进行.B.创设情境出示作品观看两幅作品:《张猛龙碑》、《神策军碑》对比欣赏,找出之间的变化C.进入新课一、唐代之后楷书的发展出示示意图1)、楷书自唐代之后的发展状况2)、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介绍以及代表作品《小楷道德经》赏析3)清代楷书二.

3、苏轼在楷书上的成就第5页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3出示作品[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人生遭际很多坎坷。虽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然在政治斗争中的漩涡里,苏轼屡遭排挤和打击,最终在常州他的寓所里寂寞地走完了他六十六载人生。于诗文书画,苏轼是一位天才人物。[二]、苏轼的艺术成就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

4、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三]、代表楷书作品故宫博物院所藏这件《题林逋自书诗卷》(图为作品局部),为纸本,通幅纵32厘米、横57厘米,是清宫旧藏。它向我们透露了苏对林的钦敬之意:“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眸子瞭然光可烛。”可谓诗美字清,情动于怀,脱俗入神。苏字向来不以法度取悦于人,而以情来摄人心魄。他曾言:

5、“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曰:“天真烂漫是吾师。”故笔者以为赏读苏轼之作当从情态、韵致、意境三方面去品咂,不可一味拘泥于法度。尽管苏轼不太注重对法度的承袭,但其书仍然颇有所自。这件楷书受徐浩、颜真卿的影响很大,丰厚沉着,横向取势,然在笔意上多取杨风子的清新率意,甚为可人;章法上平稳中寓小字破之,可以说是开当今手卷章法之先河。第5页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3  这是一件内容与形式高度相谐和的佳作,不愧为才子之书。关于东坡之书,黄庭坚多有推崇:“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间,此所以它人终莫能及尔。”又言:“东坡简札

6、,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今世号称能书者数家,虽规摹古人,自有长处,至于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所谓兼四子之产有以易之,不与也。”  三.赵体楷书出示作品[一]、赵孟頫其人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欧波等,世称“赵松雪”。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十世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后人称“赵吴兴”。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他出仕后,从元世祖到元英宗,共经历了五个皇帝,先后在济南、浙江任职,又在中央担任兵部侍郎、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7、”。所以后世又称他为“赵集贤”、“赵承旨”、“赵文敏”、“赵魏公”等。《元史·赵孟頫传》说:“(仁宗)以赵孟頫比唐李白、宋苏轼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二]、赵孟頫的书法成就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入一条较为健康的轨道。他自己的书法,行书深入右军堂奥,风神雅致,潇洒流美,楷书融唐铸晋,既端庄朴实,又流畅婉丽,形成独特的体势,获“赵体”之称。

8、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第5页高中书法教案第3课第3节3他的楷书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欧、颜、柳、赵”。小楷精绝,他曾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