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

ID:672321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3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_第1页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_第2页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_第3页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_第4页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药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  《药学学报》是由中国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药学综合性学术类月刊,主要报道药学各学科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性科研成果,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荣获第2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和第3届中国科技优秀期刊奖二等奖,从2002~2010年连续9届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1稿件内容  刊登的稿件包括综述与述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学术动态等。来稿要求论

2、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炼。  综述与述评对当前药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研究论文 报道药学领域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简报 报道药学领域具有原始性、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术动态 报道药学领域发展动向、著名学者的报告。2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的电子稿件,一律要求用Word文档电子版格式(图表均插入文中,并同时提供一份JPG图片格式单独发送),采用网上发送Email邮件方式投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本刊全国统

3、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yxxbzz@163.com;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

4、电子邮箱E-mail:yxxbzz@163.com。请作者尽量勿选择邮寄稿件,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快速审稿通道2.1.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0个工作日内就论文审稿结果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决定录用稿件后2个月内予以发表。2.2.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2.3.快速通道处理费: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除交纳正常发表所需相关费用外,另须根据稿件性质适当收取一定的快速审稿处理费用500元,作者

5、按本刊《快速通道稿件录用通知书》要求汇款至本刊投稿业务指定专人专管收费帐户。汇款后请将汇款单据拍照以JPG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及时来邮(请务必注明“稿件快速处理费”),以便本部确认查收,提高刊发效率。来稿请勿一稿两投(以研究通讯形式发表过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论文,可在充实内容后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脚注。3稿件沟通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

6、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未经《药学学报》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4稿件准备  来稿应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准确,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

7、字。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不准一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题名 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30字,不得使用不常见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作者及单位地址 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著作权人和责任者。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开,应注明通讯作

8、者(用“*”标出)及联系方式(电话、传真和E-mail,写在首页脚注,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部的联络)。若署名有变动,应有单位证明信。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如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可放在致谢项,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则不列入。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