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

ID:6728709

大小:950.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1-23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_第1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_第2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_第3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_第4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施工设计摘要空调设计主要是对室内热环境、空气品质进行设计,但这必须在充分了解建筑对暖通空调的要求和暖通空调系统及设备对建筑及其它设施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本设计是上海市某办公楼空调设计,针对该办公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该地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确定了设计方案。本建筑没有地下室,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置较大的机组,所以不能用全空气系统;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设有新风机组,可以由同层的新风机组送入室内,风机盘管承担室内的冷热负荷。水系统采用水平同程式,这种水系统具有构简单初投资少,管路不容易产生污

2、垢和腐蚀。【关键字】:空调系统,冷热负荷,水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32目录1设计总说明21.1工程概况21.2计算参数的选择与设计标准22房间负荷计算公式及过程42.1房间负荷计算公式42.2负荷计算过程63空调系统的选择133.1确定空调设计方案133.2计算各空调房间送风量133.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方案的确定及计算134风量及气流组织设计计算144.1房间基本情况144.2气流组织计算145风管的布置及水力计算195.1确定最不利环路195.2风管的水力计算195.3检查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206风机盘管与新风机组的选型226.

3、1风机盘管选型226.2新风机组选型227水管及其水力计算247.1水系统选择247.2冷冻水设计248设备选型298.1冷却水泵的选型298.2冷水机组的选型298.3膨胀水箱的选择299小结31321设计总说明1.1工程概况上海市某一幢办公楼的一层房间,建筑面积近261m2,有6个办公室、1个厕所、1个储物间,办公总人数26。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为30.4℃、28.2℃,室内设计温度为260.5℃,相对湿度为55%。1.2计算参数的选择与设计标准1.2.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位置:北纬,东经大气压: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夏季室

4、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日平均干球温度:夏季日平均温差:1.2.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室内设计温度tN=26℃,相对湿度55%屋顶:结构同附录2-9中序号11,K=1.22,衰减系数0.54,衰减度13.36,延迟时间5.7h[7]32外墙:结构为17号墙,由附录2—9查得K=0.95,衰减系数β=0.21,衰减度ν=43.38,ε=10.4h内墙和楼板:内墙为240砖墙,即1号内墙,νf=2.0,εf=2.0楼板为4号楼板,νf=1.8窗:单层玻璃钢窗,挂浅色内窗帘,无外遮阳。查得传热系数K=4.54[7]。照明散热:室内照明设备均采用4

5、0W的荧光灯设备散热:室内设备主要是电脑,功率为500W322房间负荷计算公式及过程2.1房间负荷计算公式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2.1)其中计算时间,h;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h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作用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间[4];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计算面积,m2;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2.1.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2.2)其中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2.1.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

6、荷计算公式为(2.3)其中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地点修正系数;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5],;322.1.4照明散热形成的得热计算公式为(2.4)其中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6],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在顶棚内时,可取;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7];而荧光灯内无通风孔者,则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2.1.5设备散热形成的得热计算公式(2.5)其中电动机安装功率,kW

7、;电动机效率[8],可由产品样本查得;利用系数,电动机最大实际耗功率与安装功效之比,一般可取0.7~0.9,可用以反映安装功率的利用;同时只用系数,即房间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9],根据工艺过程的设备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为0.5~0.8;负荷系数,每小时的平均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之比,电子计算机可取1.0。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得热计算公式(2.6)其中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散热量,W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322.1.7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冷负荷计算公式(2.7)其中设备、照明和人体得热,W;设备

8、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时刻到计算时刻,h;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负荷强度系数[。设备公式i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