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工程原位测试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

ID:6736118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4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_第1页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_第2页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_第3页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_第4页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工程原位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力触探试验(CPT)1、原理:静力触探(CPT)是用静力将内部装有力传感器的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通过电子量测仪器所测得的贯入阻力(比贯入阻力Ps或锥尖阻力qc和侧壁摩阻力fs)来判释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2、量测方式:有机械式和电测式两大类;广泛使用电测式;探头主要分为单桥触探头与双桥触探头。单桥触探头只能测出土的总阻力即比贯入阻力Ps;双桥探头可测锥尖阻力qc与侧壁摩擦阻力fs。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粉性土与砂土。贯入深度软土中可超过70m,中密砂层中可超过30m。用于土层划分、土类判别、约定地基土承载

2、力及变形模量等。3、测试设备:①加压装置(手摇式、齿轮机械式、全液压式);②反力装置(地锚反力、压载反力、车辆自重反力);③探头与探杆(单、双桥探头)探头是静力触探设备的关键组件,主要部件:传力杆、摩擦传感器、摩擦筒、锥尖传感器、顶柱、电阻应变片、钢珠、锥尖头;探头要定期标定,一般三个月标定一次。④量测记录系统(手调直读式电阻应变仪、自动记录仪)。4、现场测试准备工作:①定出测试点,测点离开钻孔至少2m,先触探后钻探,平行试验对比孔距不宜大于3m;②设置反力装置;③安装压入和量测装置;④检查探头与外套筒与锥头活动情况

3、;⑤检查电源电压、仪器仪表。现场实测:①初读数测读(压入1-2m,提升5cm,);②贯入速度控制在0.5~1m/min;③数据采集(每10cm采集一次);④触探过程中归零;⑤接、卸钻杆。5、资料整理:①原始数据的修正与处理;②贯入阻力的计算;③绘制静力触探曲线;④土层划分;⑤计算各分层土的静探参数平均值;⑥静探试验成果的应用。动力触探试验(DPT)1、原理: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连同探杆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释土的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2、主要目的:①探查不同性质的土层;②确定土的物

4、理力学性质;③检验地基加固与改良的质量效果。3、试验设备:触探设备由圆锥头、触探杆、穿心锤三部分组成。4、试验要点:轻型动力触探(N10)、中型动力触探(N28)、重型动力触探(N63.5)、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步骤:①钻至试验土层标高;②按标准落距,穿心锤自由下落;③及时记录锤击数、贯入度等指标;④至规定贯入指标停止试验。5、资料整理:触探指标整理:动力触探试验成果通常以探头在土中贯入一定深度的击数N值作为触探指标,来表示贯入的难易程序,新的趋势是以单位面积上的贯入阻力作为触探指标。轻型动力触探是以探头在土

5、中贯入30cm的锤击数确定N10;中型、重型、超重型都是以贯入10cm的锤击数来确定贯入击数N值。动贯入阻力指标是新趋势,在应用时应考虑下列条件限制:①每击贯入度在2-50mm之间;②触探深度一般不超过12m;③触探器质量q与落锤质量Q之比不大于2。标准贯入试验(SPT)一、机理:标准贯入试验是用质量为63.5±了0.5kg的穿心锤,以76±2cm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再打入30cm,最后30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土的承载力高,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的阻力就大,标准贯入

6、击数N就大;反之击数就小。二、试验设备:贯入器、贯入探杆、穿心锤、锤垫、导向标及自动落锤装置;三、试验方法:1、钻孔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cm,清孔护壁;2、检查贯入器、探杆接头,放入贯入器,保持导向杆、贯入器垂直;3、贯入时,穿心锤落距76cm,贯入速率15~30击/min,记录锤击数,包括先打入15cm的预打击数、后30cm中每10cm的击数以及30cm的累计击数。后30cm的总击数N即为贯入击数。4、转动探杆,取出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分析;四、地基参数估算:探杆长度校正、地下水影响的校正;五、砂土相对密度

7、和内摩擦角的确定:查表;六、评价地基承载力(查表)七、估算土的变形模量(查表)八、预估单桩承载力及选择桩尖持力层(公式计算、查表)九、对地基土液化可能性的判别(公式计算)。平板载荷试验(PLT)一、原理: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测定天然埋藏条件下地基土的变形。二、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P荷载、S沉降)分为三个阶段:1、弹性阶段(直线变形):荷载小于临塑荷载Pcr2、剪切阶段(曲线变形):荷载大于Pcr小于极限荷载Pu3、破坏阶段:荷载大于极限荷载Pu,沉降急剧增加。三、测试设备:承压板、加荷装置、反力装置

8、、沉降量测装置(百分表)四、测试方法1、试验位置选择(选择有代表性地点);2、试坑宽度,一般为承压板直径的4-5倍,至少3倍;3、加荷方式: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常规慢速法);分级荷载量一般取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0或临塑荷载的1/4~1/5;每加一级荷载隔30min观测一次沉降量,连续2h内每小时沉降量不超过0.1mm,或连续1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