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

ID:6750711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24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_第1页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_第2页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_第3页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_第4页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暖电外线初设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给排水专业:一、外线1.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设计范围:本工程外线包括室外生活给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以及道路雨水排水系统。3.管线布置:3.1给水:区域内给水水源均引自市政管网。生活给水、中水给水、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水给水管道成环状布置。3.2污水:区域内污水排水经管道收集后汇入化粪池,经初级处理后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排至市政

2、管网。3.3雨水:在区域汇集后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排至市政管网。3.4在道路上的排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的井盖和井座应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和井座。4.管材:9消火栓给水管、自动喷水给水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生活给水管、中水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内衬PP塑料),法兰连接。所有与阀门连接处均为法兰连接;生活排水管及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局部加压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5.防腐:金属管表面清除油污,除锈等级应达到国家规定的Sa21/2级。钢管除锈后,采用无溶剂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埋地管道采用特加强级(详见产品说明书),参照SY/T0477-96

3、《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验收。6.保温:生活热水管为直埋,采用聚氨脂保温材料,保温后的保护层(防腐层)采用高密度乙烯保护层。厚度如下DN32--DN503.5mm;DN65--DN1004.0mm;DN125--DN1505mm;DN200--DN2506mm;7.回填要求:直埋管道沟槽应清槽及夯实槽底,回填土前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管道接头进行现场发泡保温处理,直埋管道回填时,先按要求填砂,填砂粒径为0.5-2.0mm,砂中不应有其它杂物,胸腔部分两侧应同时回填,并要求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200-250mm,机械夯实每层250-30

4、0mm,土中不得有砖块,混凝土块等杂物。8.管道施工完成后,需做水压及闭水试验、冲洗、消毒工作,具体要求见《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二、泵房1.消防泵房:在2#车库西侧建一座消防给水加压泵房及消防水池(有效容积350m39)。泵房内设两台消火栓系统加压供水泵及两台自动喷水系统加压供水泵,为整个区域单体建筑消防服务。消防系统稳压设施设于区域内23号楼顶层。2.生活冷、热水加压泵房和中水加压泵房:区域单体建筑内生活供水分低、中、高三个区,(其中1-4层为低区,5-14层为中区,15-24层为高区)。为保障建筑供水稳

5、定性,在东、西区各建一处供水加压泵房,分别建在2#车库西侧和3#车库东侧内。9暖通专业一、采暖外线1、设计依据:《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2、设计内容:2.1、设计参数:采暖供、回水设计温度:95/70℃。2.2、管道敷设方式:直埋敷设。2.3、管材:空调管道采用直埋保温管。保温层材料采用聚氨酯。厚度如下:DN25~DN4040mm;DN50~DN40050mm。保温后的保护层(防腐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厚度如下:

6、DN32~DN503.5mm;DN65~DN1004.0mm;DN125~DN1505mm;DN200~DN2506mm。DN300~DN4008mm。2.4、回填要求:直埋管道沟槽应清槽及夯实槽底,回填土前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管道接头进行现场发泡保温处理,直埋管道回填时,先按要求填砂,填砂粒径为0.5-2.0mm,砂中不应有其它杂物,胸腔部分两侧应同时回填,并要求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200-250mm,机械夯实每层250-300mm9,土中不得有砖块,混凝土块等杂物。2.5、补偿器采用采用外压式金属补偿器。管道补偿器安装应按其箭头所示方向(即水流

7、方向)。具体安装时见厂家安装使用说明书。固定支座采用单面挡板式,做法见国标97R412。2.6、施工前应对现场交叉管线进行复测,以确保施工安全。2.7、试验压力:1.25倍的工作压力。2.8、系统最高点设放气阀(DN25),最低点设泄水阀(DN25)。型号:Z15W-16T。2.9、工程验收的其它具体要求见《城市供热管网工程及验收规范》。二、热交换站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JB01-621-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

8、-2002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相关的各规定、文件。2、热交换站设计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