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ID:6753012

大小:850.5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01-24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_第1页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_第2页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_第3页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_第4页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III标段清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甬台温铁路清江特大桥施工图。(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客运专线工程的设计暂规、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3)甬台温铁路站前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相关的答疑文件。(4)针对该单位工程进行的施工调查资料。(5)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1.2、编制原则(1)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统筹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

2、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3)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4)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5)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变化情况,合理配备施工资源;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现场的变化情况,实行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比选和完善,实现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6

3、)按照ISO9000(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上我们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7)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和质量目标,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III标段清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织机构和优选技术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按照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部位和技术难点,合理安排各单项工程施工和工序的衔接,注意冬季、雨季汛期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统筹兼顾,均衡有序生产,确保工期和质量目标实现。(8)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2、工程概况桥址位于浙

4、江省乐清市清江镇上埠头村与建新村之间的清江上,桥位河宽1.6m。桥址上游约0.6km处为方江屿围垦大坝,下游约3.1km为G104国道跨清江特大桥。2.1、孔跨布置61-32m整孔简支箱梁,中心里程DK204+049.395,全桥长2008.55m。桥位地形情况及施工情况见表2-1。表2.1-1桥墩分布情况表项目位置地形情况拟定施工方法备注1~7号墩水稻田、池塘施工便道、移动模架主要受台风影响8~43号墩清江栈桥、移动模架主要受台风、海潮影响44~60号墩水稻田、池塘施工便道、移动模架主要受台风影响2.2、下部结构—1

5、—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III标段清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1、清江范围内的下部结构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灌注桩群灌注桩基础。承台厚度为4m,平面尺寸为14.30m×9.5m。灌注桩基础为10根直径1.5m灌注桩基,采用行列式布置,灌注桩中心最小净距3.9m,灌注桩长在27m~60m之间变化。承台顶面基本与既有河床面持平。承台顶面顶面高程在-4.257m-2.243m。2.2.1、清江范围外的下部结构清江范围外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1#、2#60#墩承台厚度为2m,平面尺寸为6.

6、5m×10.2m,灌注桩基础为8根直径1.25m灌注桩基,其它承台厚度于2.5m,平面尺寸为7.2m×11.2m。灌注桩基础为8根直径1.25m灌注桩基,采用行列式布置。2.2、上部结构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61-32m整孔箱梁,桥梁全长2008.55m。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桥墩双线圆端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2.3、陆地水文据乐清市气象站记载,本流域地处著名的雁荡山暴雨中心,雨量充沛。据资料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874.1mm。且年雨量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5~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最大日雨量580.8

7、mm(1981年9月21日),多年平均雨日177天。2.4、海洋水文—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III标段清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位于乐清湾内东北部,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农历十五至十八分别有一次高潮期,流向自东南→西北,落潮自西北→东南,呈漫流状。工程附近无长系列潮位站,但位于桥位下游南糖镇的东山站,曾在1975年~1979年进行短期潮位观测。东山站潮位特征值见下表2.4-1。表2.4-1潮位特征表(吴淞)(单位:米)潮汐特征东山统计实测资料年限1975~1979高潮位最高6.30(75年.1

8、0.7/9.3)历年平均最高6.15最低3.0(78年.3.15/2.10)历年平均最低3.04平均4.52低潮位最高1.45(77年.9.14/8.2)历年平均最高1.32最低-2.23(76年.4.16/3.17)历年平均最低-2.04平均-0.44平均潮位2.05—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III标段清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