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常识讲座

卫生保健常识讲座

ID:675657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4

卫生保健常识讲座_第1页
卫生保健常识讲座_第2页
卫生保健常识讲座_第3页
资源描述:

《卫生保健常识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卫生保健常识讲座今天我主要针对学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预防以及艾滋病的预防与各位家长进行一次交流,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识。学生常见病主要包括:近视、沙眼、肥胖、贫血、营养不良、蛔虫等。一、近视的防治现在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攀升,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及家长们的高度关注,我主要就近视的预防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讲一讲。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二要二不要”虽然人人皆知,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家长们也应该提醒学生严格遵照执行。“二要”是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保持33cm左右,连续看书一小时后

2、,要休息片刻,最后到户外活动一会儿。“二不要”不要在暗的光线或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走路时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2.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3.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照明条件。家里书桌上应该有一盏台灯局部照明,光线自左前方为宜。4.节假日可是当选择爬山、交友等开阔视野,增强体质的活动。另外还要注意营养,特别是涉入足够的蛋白质,钙也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二、沙眼的防治1.沙眼的病因沙眼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他感染结膜、角膜,引起结膜、角膜的慢性增生性炎症。它通常侵犯双眼,感染后形成大小不等的滤泡。2.沙眼的预防沙眼是通过患者眼分

3、泌物传染的,家庭里应提倡一人一巾、一人一盆,有条件的最好流水洗脸;外出归来要洗手,切忌用脏手揉眼睛;理发馆、浴室等处的公用毛巾要认真消毒,严防沙眼的传播。青少年应作一次眼科检查,发现沙眼要及早治疗。三、肥胖的防治1、肥胖发生的原因a、环境因素:主要是过食或活动量;b、遗传因素2、肥胖的防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青少年肥胖危害的认识,从小抓起,改善家庭生活、饮食习惯。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多做家务劳动,既增加热能消耗,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四、龋齿的防治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俗称“虫牙”其实没有虫,它是牙齿硬组织脱钙、

4、软化、破坏而形成龋洞、牙冠缺损的一种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慢性病。龋齿的预防龋齿的发生是多方面的,预防也应该多方面着手。1.食物方面要改掉饭后加餐甜食的不良习惯。吃了甜食后,要接着咀嚼一些咸脆食品并漱口,不能吃甜食后不刷牙就睡觉,这样龋齿危害将成倍增加。2.做到早晚两次刷牙,餐后漱口,尤其是坚持每天睡前刷牙,这样可以避免食物残渣在牙齿尚长时间存积、发酵,为致病菌生长繁殖创造最佳条件。3.坚持合理、全面的营养多吃钙、磷、维生素类的食品,如黄豆及其制品,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很大好处。4.定期进

5、行口腔检查,一般半年一次,可以早发现龋齿及时治疗。五、艾滋病常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缩写是AIDS,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由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引起。HIV就是中文中所说的艾滋病病毒,它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HIV感染者就是艾滋病人吗?  HIV侵入人体后可潜伏几个月到十几年。其间病毒感染者可能会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

6、成为艾滋病人。受HIV感染的人,5年内约有30%的人发展成为艾滋病人。大多数艾滋病人在首次出现症状3年内死亡。  3.艾滋病可治愈吗?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经科学证明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也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暂时为不治之症,被称为“超级癌症”。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4.艾滋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艾滋病本身没有任何特别或独有的症状,与一些其他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如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夜间盗汗、体重骤降、慢性腹泻、咳嗽气喘、淋巴结肿大等。如果属艾滋病易感人群,以上

7、症状同时出现两种以上、持续时间一个月以上,就应留意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应尽快到当地医院检查。    5、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感染者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因此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性接触传染。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②血液传染。主要传播途径是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制品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可通过与患者或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器文身、穿洞耳和针灸等传播。③母婴传染。母亲是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

8、怀孕、分娩过程中可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婴儿。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婴儿受害。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为1/3,受感染婴儿的存活时间通常不超过3年。6.一般社交接触会感染艾滋病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