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

ID:6757348

大小:14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1-24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_第1页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_第2页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_第3页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_第4页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发热[学习要求]1.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病机制。2.熟悉发热的原因、功能代谢变化。3.了解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生物学意义与处理原则。一、选择题A型题1、目前认为,发热的机制是A.体温超过正常值0.5摄氏度B.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C.代谢旺盛产热增多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E.以上都不对2、下述那种情况下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A.妇女妊娠期B.妇女月经前期C.热惊厥D.先天性无汗腺E.剧烈运动后3、传染性发热见于A.恶性淋巴瘤B.血浆中苯胆烷醇酮增高C.支原体侵入D.药物性荨麻

2、疹E.血清病4、非传染性发热见于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大叶性肺炎D.脊髓灰质炎E.回归热5、发热激活物是指A.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B.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C.CRH和NOD.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E.IL-1和TNF6、下述那一项属于外致热原?A.干扰素B.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C.白细胞致热原D.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都不是7、下述那向不属于内生致热原A.肿瘤坏死因子B.5—羟色胺C.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D.白细胞致热原E.干扰素8、内毒素是A.革兰氏阳性菌

3、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C.革兰氏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9、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植物凝集素B.细胞毒因子C.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D.溶血素E.外毒素10、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A.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B.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C.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D.促进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

4、.加速分解代谢11、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A.骨骼肌B.血管内感受器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病灶组织的“内感受器”E.以上都不对12、下述对发热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脂肪分解减少B.物质代谢率增高C.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D.维生素消耗增多E.糖原分解加强13、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A.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升高,乳酸增加B.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减少C.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升高,乳酸减少D.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增加E.糖原分

5、解减少,糖异生增加,血糖降低,乳酸增加14、发热时蛋白质的代谢变化为A.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升高,尿氮排泄增加B.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升高,尿氮排泄减少C.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尿氮排泄增加D.蛋白分解减少,血浆蛋白降低,尿氮排泄增加E.蛋白分解减少,血浆蛋白增加,尿氮排泄增加15、发热时由于组织分解增强可导致A.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降低,尿钾升高B.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升高,尿钾升高C.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升高,尿钾降低D.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减少,血钾升高,尿钾升高E

6、.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减少,血钾降低,尿钾升高16、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度,基础代谢率可升高A.1%B.10%C.13%D.20%E.25%17、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度,心率平均增加A.5次/分B.10次/分C.15次/分D.18次/分E.25次18、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大脑皮层B.脑桥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脊髓E.延髓19、高热病人容易出现A.水中毒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以上都不是20、动脉血压在发热寒战期可A.轻度上升B.明显上升C.轻度下降D.明显下降E.不变化2

7、1、体温上升期泌尿功能的变化是A.尿量增多,比重升高B.尿量增多,比重减少C.尿量减少,比重升高D.尿量减少,比重减少E.以上都不对22、寒战是由于A.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B.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C.竖毛肌周期性收缩D.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E.以上都不对23、体温下降期可以导致A.水潴留B.高钾血症C.钠离子潴留D.脱水E.出汗减少24、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散热B.散热>产热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相对平衡D.辐射热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25、尼克酸使发热反

8、应减弱的机制是A.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B.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C.扩张血管D.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E.降低脑内5-羟色胺含量26发热时A.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B.交感神经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D.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E.以上都不对27、最常见的外致热源是A.肽聚糖B.内毒素C.血细胞凝集素D.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都不对28、下列物质中属于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的是A.前列腺素EB.环磷酸腺苷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