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

ID:67702093

大小:26.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11-04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1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2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3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4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5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6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7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8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9页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苗子的诗书画人生1.诗书画的风采我还是中学生时,在美术馆就看过先生的书法作品,被那润秀古雅之美所吸引,那富有魔力的韵律线条深刻于脑海,久不能忘。而今,先生特意为我书写对联,怎能不激动?到了先生那里,更让我吃惊,先生打开的竟然是用整幅宣纸对开的一副斗大篆书对联:“芳草一千里,春风十万家。”写得精气神完备,而且那每个字都好像一幅动态的画,肢体腾舞,看起来淋漓痛快。我曾多次向苗子先生请教写字的奥妙,并研读其作品,才知道其起始渊源:苗子的书法功力深厚,小时候受教于名书法家邓尔雅。邓尔雅写得一手好篆书,刻得一手好印章,是燕大名教授容庚的舅父兼老师。在南京的时候,苗子又与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

2、交游,得书法大家的真经。他还非常欣赏书画家张正宇的“以画入字”的才气。在张正宇之前,还少有如此写过的。上世纪80年代,苗子的书法“更上一层楼”。他经常参加全国书法展,同时,几次赴日进行书法交流展,赴澳洲的各大学举行书法讲座,并多次应邀在香港讲学。第11页共11页1989年,应澳大利亚大学之邀,苗子和郁风旅居昆士兰州。他们虽都已80岁上下,却仍充满“龙虎之气”,举办了很多的展览。安静宁和的大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他们还去德国、法国、瑞士、新西兰、意大利、美国、韩国参观访问,办书画展。他们在香港、台湾都办了书画展,展览所到,交口称赞。1994年秋日,应邀在西子湖畔的杭州,举办了他

3、们的书画展。启功先生为其题字。画坛巨匠吴冠中说:他们“饱看了世界的新潮”,“心头也播满了新苗”,“作品中蕴涵着文学的诗的情意”。在澳大利亚时,苗子也希望能在北京办书画展。远居海外,遥望北天,梦寐思之。他曾书曰:年年乡梦绕西湖,映日荷花出水初。客地中秋故园夏,蓝山看罢作荷图。终于,受中国政协书画室和炎黄艺术馆之邀,1995年2月,苗子、郁风的书画展在北京开幕了,馆长黄胄迎来了多年未有的盛会。他们的朋友叶浅予、丁聪、华君武来了,王蒙、杨宪益、张君秋、吴祖光来了,谢添、黄宗英来了。还有轻易不外出走动的老舍夫人胡青也来了,就连当时已90岁的钟敬文也来了。书画展简直是成了老艺术家、老文化人的

4、欢聚会。澳驻华大使也来祝贺。大家共同祝贺苗郁书画展成功。2.诗书画的缘分在苗子家的客厅里,我看到新挂了一大幅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画作《一枝荷花》,题款是:“郁风苗子兄嫂惠存”。第11页共11页说起二人的友谊,源于他们的青年时代的一件趣事。在上海,黄苗子很喜爱黄永玉的才气,又感动于他学习的刻苦,于是,写了一封信,意欲购买几张自选的木刻,请连同画价一起寄来,以后从南京汇款过去。为其真诚所感动,黄永玉很快如信照办,并计划着画款的用场。不期,画作寄出,画款却久久未到。“难道是……?”同屋之友解心宽地说:“这两个人的名誉很好,只怕是忘了。”黄永玉坐不住了,左思右想,决定去南京“收账”。经朋友介绍

5、,他终于坐在了苗子的客厅里。黄永玉自报家门,说明来意。苗子真不好意思,连连说:“对不住,对不住,我以为早给你寄去了。”画款自然解决了。没想到这一尴尬的初次见面,竟成了他们倾心数十载朋友之谊的开始,老天真会开玩笑。“”之后,分别了多年的黄永玉听说苗子回来了,赶快上芳嘉园去看他。他推开小屋的门,却只见苗子鼾声如雷地大睡。他摇醒了苗子。苗子晃了晃脑袋,看看黄永玉,以为在梦中。乱离之人,自然是“相对如梦寐”。黄永玉这几年发展了他的画作,画荷花出新意,很有些自得的作品,他的妻子曾说:“苗子若是活着出来,看到你这些画会有多高兴。”黄永玉把这话告诉了苗子,邀他去自己家里看画。苗子虽还在困顿之中,

6、但是爱画心切,急于想看黄永玉的画作,就说:“可以骑自行车去。”于是,迅速搬出自行车,腾身上了车座。可是“忽”地又从那边掉下来,原来他忘了自己并不会骑车。第11页共11页老天开的玩笑,还在于黄永玉是土家族人,土家族把男孩子称作“苗子”。以后“”期间,黄苗子受难,土家人还以为是黄永玉。所以后来,罗孚写文,趣曰:“苗子非苗子,非苗子苗子。”二人真有解不开的“渊源”。我看荷花图的落款是“乙酉年”,即为2005年画的。那么,从相识算来已有60多年的时光了。绘画之交更加上患难之情,友谊始终不移。我真感慨中国文化的力量竟如此之大。在客厅里,我还看到一张齐白石老人的照片,这又诉说着苗子倾心于书画,

7、向老艺术家学习的经历。新中国成立以后,苗子爱好绘画的情感越来越浓厚,曾去北京的西城跨车胡同的“铁栅书屋”去看望白石老人,向老人求教。一天下午,苗子前去拜望,正好邮递员来送信,苗子就把信带了进去。白石老人正思念家乡,接到信立刻坐在破藤椅上打开就看,正是家乡来的。白石老人高兴极了,读完信后,他看了苗子好一会,颤颤巍巍地摸出一大串钥匙,打开大橱的门,拿出很多卷画,指着说:“你挑吧,挑一张你喜欢的,我送给你。”苗子知道,白石老人这种举动是很不平常的。他以卖画为生,画作从不轻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