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ID:6771268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_第1页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_第2页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_第3页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_第4页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南《教育基础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首先把“教”和“育”两个单字合为一个词见于()。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2、“建国群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3、“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遗传用于一吨的教育”都是()观点。A、环境决定论B、实践决定论C、经验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4、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经验决定论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1903年,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

2、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6、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A、接受进修培训班的学习B、日常教学反思C、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交流合作7、教学媒体选择依据主要有教学目标和()。A、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B、教学任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C、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D、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8、若干相邻学科经过筛选,充实,而合为一称为“()”。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

3、实验法10、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A、班级活动B、文学艺术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公益活动11、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以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衰亡是()。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4、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15、从本质上霁,教学是一种()。A、认识活动B

4、、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16、情绪情感是()关系的反映。A、现实与人B、人与人C、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与心理需要17、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9、当学生违反纪律时,老是抱怨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这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A、正强化B、负强化C、给予惩罚D、消退20、当一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

5、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A、放大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近因效应21、小李在练习“国标”时,教师告诉小李右抬起的调度不到位,这种反馈属于()。A、非建议反馈B、内在反馈C、延缓的反馈D、外在反馈2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A、外化B、内化C、行为D、从众23、德国邓克尔发现:人看到某物品具有一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解决。这一现象称为“()”。A、定势B、功能固着C、问题表现D、重组迁移2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物理、化学等学习中的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

6、这种学习迁移叫“()”。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25、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6、教育法的特点主要是()。A、民主性,限制规范的普遍性B、国家意志性,限制规范地方性C、国家意志性,民主规范地方性D、国家意志性,限制规范普遍性27、学校劝退初三学生小陈,侵犯了小陈()的权利。A、受教育B、发展C、生存D、知情28、明知校舍有危险而不采取相应措施,直接责任人应追究()责任。A、民事B、刑事C、一般D、行政29、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

7、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开除学籍B、批评并开除学籍C、批评教育D、劝退30、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师昌绪王振义B、谷超豪孙家栋C、李振声袁隆平D、叶笃正吴孟超二、简答题31.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

8、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答:(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