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后注意事项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

ID:6771382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5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_第1页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_第2页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_第3页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_第4页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献血前须注意:  1、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吕及油腻的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以防止血液浑浊, 影响血液质量。2、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眼,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4、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献血后应注意:  1、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

2、血或皮下瘀血。2、献血后的当日,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3、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一点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适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或通宵娱乐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4、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之后怎么保养身体?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较

3、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    含有叶酸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献血有害健康吗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脏推动下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7-8%,一个50千克体重的人,其血液总量约为3

4、000-4000毫升,正常情况下,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内运行,其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以备人体急需。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或外伤性出血300-400亳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机体血容量的减少会刺激红骨髓造血功能,输血后营养适当的话,两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补充。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其核心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也可于两到三个月后回复到献血前数量,所以,一个健康人每次输血不超过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是什么?    (1)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继往病史

5、。    (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3)献血查体合格后,要按规定时间参加献血,以免影响医院用血计划。哪些人暂不能献血?    (1)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近五年内输注全血

6、及血液成分者。    (6)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7)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哪些人不能献血?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

7、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

8、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