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造粒工艺简介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

ID:6775212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5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_第1页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_第2页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_第3页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_第4页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挤压造粒工艺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合肥挤压造粒技术及工艺1前言现代化农业是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施加各种复合肥。化肥生产技术在近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养分的产品越来越不受欢迎,而高浓度、复合养份肥料成为市场的主流。以前,高浓度养份肥料都是细粉状的,在贮存、运输时原料会分层或结块;另外,粉状肥料施用时,相当多的肥料会被风吹走,或被雨水从植物根部冲走,肥效释放过快,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使粉状肥变成易于运输和使用、并具有缓释功能的颗粒肥,需要使用造粒技术。复合肥造粒技术由此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复合肥造粒采用湿法造粒工艺,湿法造粒工艺也称化学造粒

2、法。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化学造粒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向造粒器内物料喷洒水发展到喷硫酸、磷酸或氨溶液,然后再干燥处理。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溶解物结晶、粘合剂固化而达到造粒效果。湿法造粒工艺能耗高,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干燥系统,而且有大量的腐蚀性污水排放,污染环境。与传统的湿法造粒不同,挤压造粒工艺则避免了干燥过程,因而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没有污染物排放,是一种节能、环保的造粒工艺。挤压造粒是借助于机械压力而使物料(原则上不起化学反应、并经一定配比的粉料混合物)团聚成型的造粒过程,亦称干法造粒。干法造粒工艺由于节能、环保,近

3、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复合肥的挤压造粒挤压造粒法在化肥行业上的应用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对氯化钾造粒的研究,直到80年代初,复合肥的挤压造粒法才得以工业化生产并迅速推广。现在挤压造粒工艺已成为复合肥造粒技术的发展潮流。2.1挤压造粒的工作原理经过配比的混合物料被强制送入一对大小相等、转速相等、相向旋转的挤压辊辊缝之间,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物料被挤压成密实的片料。此片料经破碎、筛分后即可得到所需粒度的颗粒肥料。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1挤压造粒原理示意图挤压辊一般呈水平布置,一辊固定、一辊浮动(浮动辊即加压辊,由液压缸加载),一般辊面

4、上有规则排列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凹槽、穴孔或凸起,经过配比的粉状物料从上方均匀连续地加入两辊之间,到达加压角(α)内即进入挤压角β(β=1/2α),物料被强制喂入,一般β=10~15°。随着辊子的连续旋转,物料被挤压,当处于两辊半径连线成水平位置时,压力达到最大(Pmax),然后压力迅速降低,此时成型物料在回弹力的作用下脱离与辊面的贴合,顺利落下进入下一工序。2.2物料的成型机理挤压过程中物料的成型机理一般为:物料受到挤压后,其颗粒将进行重排,并排出颗粒间的空气,从而减小物料间的空隙。其过程为:a、物料的重排;b、碎裂;c、塑性流动三个阶段

5、。这几个阶段不一定是顺序进行的,可能穿插发生。挤压的结果:物料的压缩比接近2.5:1,气体的去除率在60%以上。2.3影响挤压效果的因素为了得到较好的挤压效果,进料的粒度应是大小不一的,其合适的范围应控制在0.1~1mm。过细的物料(<0.1mm)含空气太多,影响成品料片的密实度,而且会对挤压过程产生影响(造成挤压机振动加剧);过大的物料又需消耗更多的压碎能量。所以要很好的控制进料粒度。物料的硬度或塑性影响挤压过程所采用的压力。有些物料如氯化钾、磷酸二铵及尿素,塑性较好,挤压成粒的效果较好。而硫酸钾、硫酸氨、磷矿粉的塑性差,不易挤压成粒。

6、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可配加适量的粘合剂。尿素、氯化钾或少量的水份均能起到粘合剂的作用。物料温度的影响。在挤压过程中,粒子间的摩擦会加剧并产生热量而使物料的温度升高。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有利于得到较密实的挤压产物—料片,但过高的温度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含尿素的配料要避免温度过高,否则会发生粘辊现象。一般温度要控制在70~80℃之间。这可借助挤压辊内部通循环冷却水来控制。3挤压造粒法的主要工艺流程3.1简介图2挤压造粒简明工艺流程图该系统共由四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各自的设备及仪表,分别为:●贮存、计量、混合●挤压●破碎、筛分●修整物料在各级

7、间的输送由斗提机、皮带或链式输送机来完成。3.2贮存、计量、混合当产品是复合肥时,最好用间歇式混合操作,配方中的各组分原料在称重仓内称重,达到配方要求后,全部加入间歇式混合器中混合。而单一肥一般是连续计量和混合。无论是连续还是间歇式混合,混合器的类型必须根据化肥的配方和配方中的组分来决定,为了保障微量元素的颗粒分布均匀,应选用高强度的混合器。在加入新料时,应将经破碎和筛分后的小颗粒返料在双轴桨式混合器中与新料混合。一般循环物料与新料比介于1:1到2:1之间。3.3挤压混合后的化肥混和物要经过挤压机挤压,通过挤压使物料成型。物料通过一个垂直

8、螺旋加料机加入两个相向旋转的挤压辊之间,在挤压过程中,物料的受压逐渐增大,当辊逢最小时,挤压力达到最大,然后又迅速减小,直到0。在挤压过程中,混合物料的密度能增大1.5~3倍,挤压后的产物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